一篇文章,写清楚苏-27在中国发展的3条科技树,你不用看其他资料了
苏-27在中国三十多年,衍生多个型号,包括服役的和未能服役的。今天就1篇文章讲清楚苏-27这几十年的发展,包括对中国空军、中国航空业的推动。
一个画面,4个型号
单座型(陆基)
首先需要明确一下,第一批苏-27是跟苏联签的。不过签了合同没多久苏联就解体了。这份合同由继承了苏联大部分权力与义务的俄罗斯履行。
1992年,第一批24架苏-27交付给中国空军原空3师某团。这一批苏-27包括20架单座型苏-27SK和4架双座教练型苏-27UBK。
不过,关于这一批苏-27的数量,也有26架的说法。
这是因为,俄罗斯在交付飞机的时候,把早几年给苏联生成但是未交付的,几架旧苏-27UBK掺在里面。后来被我军发现后,俄罗斯就又补了两架过来,算是赔偿。
原空3师的苏-27,注意里面那架26号机,就是后来补的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空3师的苏-27UBK机头两位数的号段分01-04和25-26两段的原因(05~24号段是単座),25号和26号机就是俄方增补交付的。
1996年,采购的第二批24架苏-27交付给了空军原空2师某团。这一批苏-27也是20架苏-27SK和4架苏-27UBK。
原空2师的苏-27
见识了三代机威力的中国空军希望装备更多数量的苏-27,光靠引进是不现实的,国家没那么多钱。于是,中国开始与俄罗斯谈判,希望引进苏-27的生产线。
俄罗斯显然是更愿意卖整机的,这样赚的更多。经过谈判,中国以加购28架双座型苏-27UBK和76架苏-30MKK为筹码,换来了组装200架单座型苏-27SK的合同。
这样一来,俄罗斯可以继续售卖整机,而中国空军除了得到本就需要的双座教练机,还获得了性能更加强大、具备对地攻击能力的战斗轰炸机苏-30MKK。
这28架苏-27UBK被集中给了一个团使用,然后从1998年开始,沈飞每组装20架单座型苏-27SK,就从这个团抽调4架苏-27UBK,组成一个团交付给空军。
这架苏-27UBK就是那28架里的其中一架
在二代机时代,空军的战斗机飞行团编制一般是36架。进入三代机之后,战机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尤其是苏-27这种大航程重型机,可覆盖的区域比歼-7系列大多了。
所以到了三代机时代,战斗机团的标准配置调整为24架,其中4架双座型。后来的歼-10飞行团,也是按照这个配置编组,一般是20架单座型歼-10A/B/C+双座型4架歼-10S。
从1998年到2005年,沈飞一共组装了5个批次105架苏-27SK。
国内的组装机被称为歼-11,到第3批次的时候,大部分零件都换成了国产型号。所以,从第3批次开始,也被称为歼-11A。
风挡颜色是辨别苏27SK和歼-11的办法,不过后期这个办法不能用了,因为全部换成国产的了
利用组装苏-27SK的机会,沈飞逆向仿制成功,于2003年搞出了国产的歼-11B。
相比于歼-11,歼-11B除了在材料进行国产化,其他的改进就是航电系统的升级。国产新型脉冲多普勒雷达,换掉了俄罗斯原版那重达1吨的工业垃圾。
按照预先设想,歼-11B的配套发动机是国产“太行”。但是“太行”的进度严重滞后,导致2007年第一批歼-11B服役时只能继续使用AL-31F。
AL-31F状态的歼-11B
因为歼-11B是授权之外的产物,所以俄罗斯拒绝提供更多的AL-31F。不得已,空军只能从歼-11的备份发动机中抽调,确保首批歼-11B的服役。虽然这样会让歼-11机队的发动机储备不足,但是当时的空军急缺三代机,提高三代机数量是当务之急。
好在国内引进AL-31F时,配套引进的全套维修资料以及发动机大修线,具备了对AL-31F的大部分部件和附件的维护和生产能力。并且,通过对大修线的不断改进,国内已经具备生产AL-31F绝大部分部件的能力。发动机的寿命从原来的900小时提高到1500小时,首翻周期从300小时提高到500小时。
一直到2010年,“太行”研发成功,歼-11B才用上了国产发动机。
涡扇-10状态的歼-11B
顺着歼-11B这条线,沈飞在2015年搞出了歼-11D。这是一款全新升级的型号,机体结构重新设计、采用最新的相控阵雷达,可以挂载霹雳-15、霹雳-10等。
歼-11D出来的时候,歼-20和歼-16都已经出来了。在这俩项目的夹击下,歼-11D没有发展的空间,最终下马。
歼-11D原型机
但是,歼-11D的技术被下沉,用于改装现役庞大的歼-11B机队。之前出现过的白头歼-11BG露面,最大的改进就是换装了之前在歼-11D上验证了的相控阵雷达。
歼-11BG
等等,怎么没有歼-11C?
对于这个型号,照坊间有两种说法:
一是说,歼-11C是早些年对歼-15的称呼,项目成型后,给了歼-15的型号
二是说,歼-11C是早期对苏-30MKK的逆向仿制型号,不过后来该型号下马,沈飞重启灶炉搞了歼-16。
至此,单座型苏-27系列的科技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是到头了,后续应该不会再有型号出来了。
陆基单座型科技树
双座型(陆基)
前面提到了,当初分两批引进的苏27,包括10架双座型苏-27UBK。以及为了给组装的歼-11配套,又引进了28架双座型苏-27UBK。
但是中国空军首批苏-27部队,除了日常训练的任务,还要为全军培养更多三代机飞行员。
因为解放军的习惯就是人等装备,而不是装备等人。提前储备好三代机飞行员,等组装的歼-11下线后,立马就能交给飞行员使用,快速形成战斗力。
所以,第一批的苏-27UBK使用量特别大。很多苏-27UBK飞行记录仪前端磁头都因使用过度而报废,换了一批又一批,飞机的使用强度可想而知了。
为了更好的满足部队训练,发展国产的教练机是必要的。
第01架苏-27UBK
逆向仿制成功歼-11B之后,沈飞也基于苏-27UBK发展出国产歼-11BS,作为歼-11B配套的教练机使用。
歼-11BS是歼-11系列飞机中第一种使用全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的型号(为了确保进度歼-11B还是用的模拟电传)。
并且,歼-11BS一开始就是用的国产太行发动机,不存在歼-11B那样的AL-31F技术状态。
歼-11BS,区别方法就是雷达罩涂装没有缺口
当时为了说服俄罗斯出售苏-27的生产线,中国空军还采购了76架苏-30MKK战斗轰炸机。这是中国空军第一次接触这种用途广、威力大、航程远的重型双座机,并自此着迷。
从技术指标上看,苏30MKK没有印度同期引进的苏-30MKI那么耀眼。但是前者的技术胜在成熟,中国空军可以早点拿到货,并快速形成战斗力。
事实上,中国空军的第一批苏-30MKK在2000年12月20日交付后,仅仅用了6个月时间就完成训练并开始担任战备值班任务。而印度的苏-30MKI达到达到堪用状态,已经是2010年之后的事。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这张图,这是2004年一次内部展览上的苏-30MKK,琳琅满目的武器在当年很是震撼
这76架苏-30MKK装备了4个单位,每个单位19架。其中一个单位,就是某飞训基地的“蓝军分队”,。这个单位专门负责空军的战术研究、技术骨干集训、新机理论教学、新装备鉴定试验等任务。而这个“蓝军分队”,也是中国空军第一支专业的蓝军部队。
2004年,飞训中心组建了一个苏-30MKK蓝军分队。在这之后不久,歼-7E替换成了歼-10A,并且还组建了歼-11B分队。这三型三代机到位后,可以充分模拟中国空军周边的几个主要敌人。
比如苏-30MKK,可以充分模拟美军的F-15E战斗轰炸机的性能和战术,歼-11B可以模拟F-15C这种重型战斗机。歼-10则可以尽可能的展示F-16、幻影-2000等同等体型三代机的飞行性能。
从这个分配也看的出来,苏-30MKK带给中国空军的,不仅仅是一种性能先进的飞机,还是革新战术的有力工具。
同期的海军也不甘落后,引进了24架技术状态差不多的苏-30MK2(增加发射KH-31反舰导弹的能力),并且也高呼过瘾。毕竟这种重型机无论是执行制空还是制海任务,都游刃有余,对周边的F-15、F-16也能形成优势。
苏-30MK2,白头是识别标志
既然单座的苏-27SK可以搞出国产的歼-11B,那么优秀的双座型苏-30MKK自然也要有国产版。
于是,基于歼-11BS和苏-30MKK机型,沈飞在2011年推出了歼-16。这型机体全新设计、威力强大的战斗轰炸机迅速捕获了空军的芳心,至今已服役200架以上。
因为机体硕大、动力充足,空军还基于歼-16的机体,搞出了电子干扰机歼-16D。这种干扰机属于现代空战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飞行员已经有了“无电战,不升空”的心理。
至此,双座型苏-27系列的科技树在中国的发展基本是到头了。
双座型科技树
舰载型
中国海军于2005年开始改装“瓦良格”航母,发展成后来的辽宁舰。在更早之前,配套的舰载机战斗机项目也启动了。
2001年,中国海军从乌克兰搞到一架苏33的原型机T-10K-3。基于这架原型机,沈飞进行了6年的技术摸底工作,并于2007年正式启动国产舰载战斗机的研发。研发成果就是现在的歼-15“飞鲨”。
背后那架就是T-10K-3
研发歼-15的过程还有个有意思的插曲。
为了更好的了解舰载机设计理念,中国打算从俄罗斯购买苏-33舰载战斗机。毕竟歼-15跟苏-33算是兄弟俩,很有参考意义。
但是,中国提出只购买4架苏-33,这就让俄罗斯怀疑中国的动机了。辽宁舰至少可以搭载24架战斗机,你买4架有什么用?加上歼-11B的仿制事件,俄罗斯认为中国买4架苏-33也是为逆向仿制做准备的。
于是俄罗斯拒绝了中国,并要求至少购买48架。
谈判夭折,中国这边只能靠自己了。
歼-15可以看做是歼-11B的机体+三翼面,技术性能是歼-11B的空战+飞豹的对地攻击
歼-15是中国海军第一款舰载战斗机,现在所有关于舰载机的战术、飞行员的培养等科目,都是通过歼-15探索的。歼-15提供的是0-1的突破,意义非凡。
基于歼-15,衍生出多个型号。
首先是歼-15的双座型歼-15S,于2012年首飞成功。不过歼-15S的出镜率不高,在航母上也没怎么见过。
电视剧里出现的歼-15S
基于歼-15S,发展出一款电子战型号歼-15D。歼-15D对标的是美国海军的EF-18咆哮者,也被称为“咆哮鲨”。
歼-15D,有翼刀
另外,前几年还露面使用了国产太行发动机、相控阵雷达的歼-15B/T。这个型号应该会出现在003航母,与下一代舰载机歼-35搭配使用。
电视剧里出现的歼-15B/T原型机
不过,随着歼-35的服役,歼-15后续应该不会再有新型号了。
舰载型科技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