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写清楚枭龙的发展史,也让你明白所谓的巴铁是怎么回事

军事天地 阅读: 48

一篇文章写清楚系列,讲完空军装备过的机型后,现在轮到JF-17枭龙这个国内没有装备过的型号了。

枭龙的子型号不多,所以本文侧重于重现该机的整个发展过程。从80年代的第一代佩刀II开始,到中间的超7项目,再就是最后修成正果的枭龙

这中间也会提到132厂和611所围绕着枭龙的争夺,以及内部竞争。

然后本文也解答了一个争论很多的问题,枭龙到底是不是终极歼-7。

文章有点长,慢慢看。

1.枭龙一世——佩刀II

1983年7月,巴基斯坦空军副参谋长的贾玛尔中将访问中国,寻求引进新战机用于替代手里庞大的歼-6机群(巴基斯坦先后引进260架)。

经过多方考察,巴基斯坦选中了成飞(132厂)的歼-7M,并提出了部分改进建议,达成签订20架歼-7MP(P是巴基斯坦的意思)的意向。贾玛尔中将回国后,向巴政府上报了这个军购方案。    

歼-7M是基于歼-7II,并换装英国部分航电设备的新型号,整体水平比基本型歼-7提高了很多。但是歼-7的原始毛病,比如航程短、没有机头无法装载大尺寸雷达、还是注重高速飞行性能,中低空亚音速机动性能有限等,这些都是很难通过小修小补来改掉的。

跟已经获得的F-16相比(当时有40架),歼-7MP是完全不够看的,巴基斯坦空军并不十分满意。但是美国拒绝提供更多的F-16,所以也没得太多选择。

巴基斯坦的歼-7MP

于是,除了申请购买歼-7MP,巴基斯坦空军和国防部还决定,与中国合作,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和军事工业。其中一项,就包括深度改进歼-7M。

1984年10月,贾玛尔中将率团再次访华,并带来了一份改装歼-7M的建议书。对大改方案提出三项核心要求:

1.换装美国F404发动机,提高推力,改善机动性能;

2.增加1000-1500L的机内燃油,大幅度提高航程;

3.加装多功能雷达,具备可靠的中距拦射能力。

其他的零碎需求还包括空中加油能力、全向告警能力等。

按照巴方的意思,如果中国这边觉得没问题,就由巴基斯坦去联络美国那边,获得相应的技术支持(尤其是发动机)。

中国这边,负责这个项目的中航技(专门负责对外军贸的的航空公司)和成飞(负责飞机设计和制造)认为这个要求没问题,国内现有的技术可以实现。

随后,成飞立马拿出了一个歼-7CP方案。C代表中国,P代表巴基斯坦,意味中巴合作。

最早的歼-7CP模型

该方案以歼-7M为基础,参考歼-8II的两侧进气布局,把机头空头来用于容纳大尺寸雷达。机翼增设了前缘机动襟翼,以提高中低空机动性能。

除了前机身有点改动,后机身和尾翼都尽量沿用了歼-7M的设计,以降低技术风险。另外,歼-7CP增加一对翼尖挂点,总挂点数达到7个。

这里说一句,根据屠基达的回忆录里所述,歼-7M的两侧进气技术是从601所花了20万买来的

除了发动机打算使用F404,歼-7CP雷达选了APG-67,跟美国当初F-20外贸型战机用的是同款。

屠基达的回忆录里提到,鉴于当时不确定巴基斯坦能否从美国获得F404发动机和雷达相关设备,歼-7CP也有相应的国产设备作为替代方案(吐槽一下,不知道当时国内哪来的发动机和雷达可以替代,毕竟最好的发动机是涡喷-7、最好的204火控雷达连歼-8都不愿意用)。

国内当时对佩刀II项目很支持,除了因为这个项目的市场前景不错,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通过该项目学习涡扇和多普勒脉冲雷达相关的技术。尤其是F404这个优秀的中推,如果能学到手,那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进步。

1985年2月,贾玛尔中将前往美国,洽谈技术支持相关的事(化缘去了)。

贾玛尔中将在美国的游说很有效果,有几家都表达了合作意向。比如发动机,除了通用公司提供的F404,普惠公司也同意提供PW1120发动机。

两头沟通结果都还不错,1985年5月,巴基斯坦正式发布项目招标书。新飞机也获得了正式的名称——佩刀II

在招标书里,巴基斯坦明确提出,要基于歼-7M,发展一款多用途战斗机。因为美国那边有很多公司竞争,所以招标书里提出要建造2架原型机,一架装F404,一架装PW1120,对比之后再做决定。

另外,除了巴基斯坦还要求将飞机的单价控制在600万美元,在1990年之前可以交付150架。

注意,标书发布时间是1985年5月,距离1990年只有5年左右的时间。这期间要完成飞机的设计、制造、试飞,然后才能量产。150架是个根本不可能达成的目标,事后也证明巴基斯坦也没想过实现这个目标

这是后话,往下看。

佩刀II的经费是从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援中支出,所以除了中国这边,美国的参与度也很深。因为美国要保证自己的军火商得到足够的利益,否则很多审批都很难通过。

美国那边,对佩刀II反响积极的是格鲁曼、沃特(A-7攻击机的东家)和波音。最热情的格鲁曼,在标书发出后,就立马派人到了成飞,了解歼-7M的技术特点,为后续对接F404做准备。波音有点兴趣,但是不高。而沃特公司后来干脆就退出了竞标。

反对者则是诺斯罗普,因为他们要推销F-20,而佩刀II跟该机的技术指标很接近,会形成竞争。

F-20虎鲨和佩刀II,定位都是廉价的准三代机,整体水平也接近。所以佩刀II在美国那边受到过很多阻挠,各项审批(比如技术、资金等)都不顺。

根据屠基达的回忆录,巴基斯坦那边几乎是内定了格鲁曼公司。至于为什么内定格鲁曼,那就只能去问巴基斯坦的人了。

不过,在前期的沟通过程中,中国与格鲁曼之间围绕着佩刀II有一个核心矛盾:谁来主导这个项目。

佩刀II的招标书已经明确,要基于歼-7M这个平台,然后用美国的发动机、航电等设备进行改装。

中国这边的想法,是由我们负责整体方案的设计(也就是基于歼-7CP的设计),并整合美系设备(雷达和发动机是核心),让美国根据中国的方案提供相关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而格鲁曼那边,则希望中国直接把歼-7M的技术资料交出来,然后由他们去负责整体方案的设计。比如采用格鲁曼X-29验证机的机头和进气道(也是F-20上的),嫁接到歼-7M的后机身上。中国这边最多做后机身组装发动机的工作,改动最大的前机身设计,全部由美国完成。

这两个分工方式差很多,尤其涉及到对项目的话语权,以及后续能挣多少钱的问题。而且,如果按照格鲁曼的合作模式,中国是学不到任何东西的,只是个资料提供方。

很多资料都提到过,格鲁曼给佩刀II的方案是F-20的机头嫁接在歼-7M的后机身上。但是,这俩飞机气动布局、受力结构和外形完全不一样,根本不可能接的起来。格鲁曼的这个想法,纯粹就是想当然。

所以,面对热情的格鲁曼,中方保持了冷静的态度。中航技和成飞的人都认为,这个招标过程很长,变数很多。在美国那边还没确定哪家公司中标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保密工作。万一被格鲁曼把歼-7M的资料抠过去了,那就有可能把中国踢开,独享佩刀II项目。

要知道,美国政府对佩刀II项目的态度是:可以支持,但是要防止泄密,尤其是F404和APG67雷达等设备的保密要做好。

格鲁曼没打算拿出对等的资料来交换,只想单方面要中国提供歼-7M的信息

1986年5月,巴基斯坦空军参谋长法鲁克带队访问成飞,除了向中国通报在美国求援取得的成果,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中国把歼-7M的资料无偿给巴基斯坦,以便于转交给格鲁曼公司。

在成飞的沟通会上,双方发生争吵。法鲁克甚至扬言,成飞不给资料,他就去北京要。意思就是,要把这个事上升到政治层面的高度,以向成飞施压。

看到没,就连巴基斯坦都想协助格鲁曼那边,搞到歼-7M资料后就把中国踢开

成飞和中航技果断拒绝了巴基斯坦的需求,且态度强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歼-7M的资料,佩刀II也搞不成。有本事你就翻脸,然后选择别的平台并重新发布招标书。

更让人无语的是,巴基斯坦和格鲁曼那边签订了一个《美巴技术援助协议》,巴方要向美国的技术人员支付相关设计费用,但是对中国这边的工作费用却只字不提。

屠基达设计师回忆当年的情况说,美国只想通过中巴的国家关系来对成飞施压,让成飞配合格鲁曼,成为他们的一个合作部门,而不是合作伙伴。

巴空军参谋长法鲁克找成飞要歼-7M的材料,就是格鲁曼教唆的,而巴这边也很配合

看到这种局面,中航技和成飞也觉得跟格鲁曼合作佩刀II项目不靠谱,随时可能会黄。于是中国这边搞了两个备选方案:

1.继续推进歼-7CP作为佩刀II的设计方案,并同步搞了一个全部基于国内技术的歼-7C。这俩型号气动布局和整体设计差不多,但是后者使用国产的航电和发动机。一旦佩刀II失败,就把歼-7C推向市场。

2.加大跟波音合作的力度,给巴基斯坦和格鲁曼一点压力。你不是要内定吗,我偏要拉一个竞争对手进来。

实际上,跟波音的合作对中国这边更有利。因为波音同意完全以歼-7CP为基础进行改进,机体设计完全由中国负责,他们提供航电和技术支持就行。在这个过程中,中方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也是佩刀II的一种方案,双三角翼设计。后来的山鹰高级教练机,跟这个方案有点渊源。

但是,1986年9月,巴基斯坦找到中航技,直接摊牌:前期的研发费用只有200万,格鲁曼要150万。如果波音觉得50万够的话,那就让波音一起参与进来,两家竞争。

这就是明确的告知,巴方只想跟格鲁曼合作。

至此,中方明白了巴方的真正态度,他们只想跟格鲁曼合作。至于格鲁曼对主导权的争夺会不会影响中方的利益,巴基斯坦不在乎。

面对这个情况,中方内部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立场:无论跟谁合作,歼-7M的资料都不能交出去,哪怕佩刀II项目做不成,都别答应巴基斯坦和美国的无理要求。

就这样,双方围绕着主导权的问题一直扯皮,时间来到了1987年,距离标书发出去已有1年半的时间。

1987年2月17日,中美巴三方围绕着佩刀II终于坐在一起正式谈判,并达成了共识。在会议上,三方明确好了后续的分工,中国也拿到了自己想要的参与度。

根据协议,格鲁曼负责35项设计,成飞负责19项,双方共同负责131项。重要的是,关键资料必须共享。

3月9日,中方10人代表团,带着部分歼-7M的资料前往美国格鲁曼公司,正式开始了研发工作。

在美国期间,中方还了解到一个情况。关于佩刀II的部分设计指标,巴基斯只对格鲁曼提过,却从来没跟中方讲过

比如巴基斯坦要求佩刀II能有7个外挂,具体讲在执行空空任务时,应能同时带2发中程弹、2发近距格斗弹和3个副油箱;在执行空地任务时,应能同时带4枚炸弹和2个副油箱,或4枚炸弹、2发近距格斗弹及1个副油箱。为了实现大的外挂能力,能接受飞机的最大速度降到1.6马赫。并且,要能在3000英尺的海拔、或者45°高温的机场起飞,夏季地面最高温度45℃。

这些要求,巴方早在1985年就向格鲁曼说过,却从没给中国同步。中方的技术人员,还是这次来美国后从格鲁曼的技术人员那里得知的。

8月份,经过通力合作,佩刀II完成了前期的技术可行性研究。接下来,就是原型机方案设计。

这是佩刀II的最后方案,可以看到完全不是嫁接F20的机头。

进行到10月,巴基斯坦空军提出对佩刀II可行性研究结果的不满。理由包括:

1)是对飞机的性能不满意,机动性差,个别状态下还不如歼7M;

2)武器外挂能力弱,作战半径小;

3)研制费用太高,单价也降不下来,巴方计算全寿命费用会高于F-16;

4)对飞机要求使用20年,但3000小时寿命,预期只能用10~15年。

但是,除了费用高这个问题属实,其他的关于飞行的性能指标,巴基斯坦当初在招标书中并没有提。这个锅,不能算在中美研发团队的头上。

那么,巴基斯坦为什么这个时候要搞这么一出呢?

答案马上揭晓。

12月22日,巴基斯坦的贾玛尔(此时已是上将)告诉中国这边,巴基斯坦正在与通用动力公司商谈购买F-16的事。但是为了压价,佩刀II项目必须再“假装”存在一段时间,等到明年1月份F-16的事谈的差不多了,再通知格鲁曼。

狐狸的尾巴终于露出来了!

自始至终,巴基斯就没想过把佩刀II设计出来。搞这个项目,就是为了给引进F-16铺路。

巴基斯坦想买更多F-16,但是美国政府不同意。于是推出佩刀II,并内定格鲁曼作为合作方,是为了通过这个项目让通用动力感到压力(不想被格鲁曼抢走市场),倒逼通用动力去游说美国政府为出售F-16开绿灯。而且,还可以顺带起到给F-16压价的效果。

当初定下5年150架这个不实际的目标,是为了把提高项目的吸引力,让更多的美国公司参与进来,壮大声势。

中美之间为了项目主导权,争夺的面红耳赤,耽误项目进度,巴基斯坦却一点都不急,也是为了造势。

这一切,都是为了造势,以打通购买F-16的关节。

可能有人会说,佩刀II差F-16太多,选择后者更合理。

但是,当初巴基斯坦推出佩刀II时,可是喊出要基于这个型号建立独立自主国防工业这个口号。如果是真的这么打算的,就算是买到了F-16也没有理由取消佩刀II。

说白了,巴基斯坦戏耍了中美两方。

1988年3月,巴空军正式决定,不要佩刀II了,项目终止。

为了买F-16,巴基斯坦是煞费苦心。为了F-16放弃自行研发战机的机会,这是第一次,但不是最后一次。

2.枭龙二世——超7

因为巴基斯坦的退出,佩刀II项目前景不妙。不过在1988年5月,新加坡了解到该项目,表示了兴趣。格鲁曼公司也趁此机会表示,可以中美新三国继续这个项目。

这个新项目,取名超7。

不过,新加坡提出的条件太苛刻,比如飞机的试飞和地面试验全部在新加坡进行,相关硬件加工也交由新加坡来做等等。

格鲁曼表示无法满足这些条件,于是新加坡顺势就撤回了合作意向。

超-7变成了只有中美参与的项目。

超-7基本是基于佩刀II已取得的成果进行,由于该机在美国是没有市场的。这就相当于是在利用美国的技术,改进中国的歼-7M。除了中国空军可能会装备,再就是推向外贸市场,代替米格-21、F-5等机型。

相比于原来的佩刀II,超7还是基于歼-7M进行,不过改动更多,比如机翼做了变动(之前的佩刀II只改机身,机翼不做太多变动)。

这是超7的样子,跟后来的枭龙已经很接近了。此时主翼已经变成窄边条翼+中等后掠梯形翼,而不再是之前的三角翼。这个气动,有利于提高亚音速和中低空的机动性能。不过,这个方案机翼、后机身和平尾还是歼-7的基因。

而且,超-7把目标瞄准了米格-29,因为后者会成为军贸市场上有利的竞争者。

1988年12月,中国再次组建一支队伍前往美国,与格鲁曼就超7展开合作。

在同一时期,跟美国合作改造歼-8II的“八二工程”也在进行,相关的技术人员也同在格鲁曼。根据屠基达所述,当时“八二工程”的技术人员还在美国遇到了入室抢劫事件,损失好几千美元。虽然报警了,但是也没抓到人,事情不了了之。

相比佩刀II,超7的进度比较理想。到1989年4月,关于300多页的初步技术状态设计材料完成评审,并进入到下一阶段的详细技术设计。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猜到了,因为某些原因,6月8日中方接到格鲁曼的通知,超7项目停止。

不过,格鲁曼公司给了中方技术人员2天的时间,用于取回所有的合作资料,也算是在他们的权力范围之内给足了方便。

在之后的1年里,中国也尝试过转向欧洲,寻求技术合作。比如先后跟英国的罗罗公司洽谈过给超7换RB199发动机,跟法国的斯奈克玛讨论过M88发动机,不过都因为资金问题,没有下文。

涡扇发动机其实都很贵,当初买F404之所以没觉得贵,是因为巴基斯坦可以获得美国的军援。

3.枭龙三世——JF-17

就在超7方案行将就木时,苏联的解体又让事情峰回路转。

其实在苏联解体之前,成飞这边就已经与苏联的米高扬设计局接触了。1991年5月,中航技和成飞就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并与米高扬设计局沟通。

这次访问,除了了解到米格-29的RD33发动机,可以作为超7的动力,米高扬还推荐了其夭折的产品33方案。

产品33跟歼-7M是完全两种飞机,如果采用这个方案,那超7的方案就要推倒重来了。所以中方没有采纳这个方案,更多的还是讨论如何把RD33整合到超-7上。

不过,超7还是借鉴了产品33方案的尾部和平尾设计,也是为了兼容RD33发动机

8月,苏联派代表团回访,与中方进一步沟通合作事宜。就在这期间,苏联发生剧变,这些代表团成员变成了俄罗斯人。

来的时候好好的,回去的时候国家没了。

有了RD33发动机的支持,超7的前景就明朗很多。

此时超7只有成飞一家在支撑,中国空军也没有明确表态是否会装备这个机型。所以,为超7找个一个用户是最紧要的事。

1992年1月,中航技和成飞派人带着超7方案前往巴基斯坦,看看对方还有没有兴趣继续合作。

访问的成果不错,巴基斯坦给了正面回应,表示对超7感兴趣,并愿意继续合作。

为什么巴基斯坦愿意吃回头草呢?

原因有点好笑,因为巴基斯坦在80年代末购买的F-16,全部被美国扣下了。美国扣留这些F-16,除了明面上说的是因为巴基斯坦的核武器试验问题,还有就是苏联从阿富汗撤退,不再需要巴基斯坦了。

想想当初为了这批F-16,巴基斯坦选择放弃佩刀II,却没想到这口饭没吃到嘴里,真是讽刺。

所以,面对中国再次伸来的橄榄枝,巴基斯坦迫不及待接住了。

针对新的超7,巴基斯坦提出了几点要求:1)要考虑2000年以后,该机也不落后,2)达到F-16的70%性能,但价格要控制在F-16的50%;3)要有很优秀的航电和火控;4)要确保发动机能自给自足。

从这几条要求可以看出,巴基斯坦对F-16是真的心心念念。另外也是体验了被美国制裁的后果,所以提出了第4条要求。

巴基斯坦这几条要求挺高,尤其是前面2条。如果超7还要基于歼-7M的框架,可能达不到巴方的要求。

为此,成飞这边选择了与米高扬合作,由后者提供技术支持,对超7进行大改,尤其是气动布局。

1993年4月,与米高扬的超7技术合作合同签订。

1993年5月,与克里莫夫设计局合同签订,由该设计局为超7提供RD33发动机。

1993年8月,超7项目正式启动。

然而,项目的主导权从132厂转移给了611所

这里插一条线进来,给大家普及一下厂和所的概念。


我们平时经常说的沈飞、成飞,其实是指112厂和132厂。这两家单位是工厂性质,主要工作是造飞机。

对应的,在沈阳和成都分别有一家飞机设计所,即601所和611所。这是技术设计单位,负责设计飞机的方案、技术指标等。设计完成后,把图纸交给工,生产飞机。

就比如歼-10,是611所的宋文骢设计,由132厂生产。歼-15则是601所设计,由112厂生产。

在2003年之前,132厂一直都有自己的设计力量,也能设计飞机。比如早前歼-7的几个型号,都是132厂自己设计和生产。到2003年,132厂的设计室被并入611所。

从80年代开始的中美巴三方合作的佩刀II,到80年代末期中美两方合作的超7,以及90年代最初几年与俄罗斯洽谈合作,都是132厂的设计室在主导这个项目,总设计师就是被称为“歼-7之父”的屠基达。

但是1993年重启项目后,上级决定将主导权交给611所,设计师换成了该所的桑建华。

屠基达为超7忙活了近10年,最终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歼-7M是132厂设计室的成功产品,该机及后续的衍生型号大量出口,为国家赚了很多外汇。图为出售给孟加拉的歼-7MB。

枭龙项目主导权的转移给了611所,之后该所全力推进超7的研发。

注意,此时巴基斯坦还没有参与进来,只是潜在的客户。这个时候的超7还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所有很多方案都要跟巴基斯坦沟通,并听取他们的意见。

1995年7月,巴基斯坦向中方提供了飞机的技战术设计要求报告。双方经过两个多月的讨论和修改,在10月份签署了正式协议,将指标确定下来。

这期间,最让巴基斯坦纠结的就是航电系统。巴空军对中国的航电技术一贯看不上,所以都是在欧美的产品里选择。

性能太好的,价格高;价格合适的,又看不上。一直拖到1997年6月,才决定采用意大利的Grifo S-7雷达。

选择意大利是因为之前有成功合作的历史,图为grifo-7雷达,1993年巴基斯坦选择用来改造歼-7PG。

在所有的技术细节确定好之后,1998年6月,巴基斯坦和中国签署了《中国、巴基斯坦合作研制超7/FC-1飞机合同》。巴基斯坦空军副总参谋长艾哈迈德和中航技总经理杨春彭分别代表甲方和乙方签字。

FC-1表示"出口战斗机项目1号"的意思,枭龙和JF-17是首架原型机首飞后取的名字。J表示“联合”的意思,即该机是中巴合作研发,17则表示这是继F-16之后的型号。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超7是双方共同研发,巴基斯坦出一部分研发经费,而中国这边出一部分研发经费和技术。将来如果超7有外销,利润是双方分的。

所以,巴基斯坦空军采购超7不算是外销,因为它们也是股东之一。只有卖给中巴之外的国家和地区,才算是外销。

根据合同规定,巴基斯坦要求在2年内完成飞机的设计工作,在2003年实现第一架原型机首飞。

飞机的整体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发动机的供应也没问题,但是航电的来源却被切断了。由于1998年进行的核试验,巴基斯坦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制裁,意大利、英国、法国都拒绝提供航电和雷达设备

为了不耽误进度,中巴决定先干起来,01架原型机只进行机体飞行验证和电传飞控系统验证,不装航电和雷达。待到后面再来观望形势,没准就解除制裁了。无论如何,干等着不是办法。

而且,当时国内的多功能多普勒雷达的研发也有了一定的进展,147X系列雷达已经在歼-8B的身上进行了测试。到时候如果还不能获得西方国家的航电核雷达,那就用国产的代替。

2001年1月,枭龙的总设计师换成了杨伟

2003年3月,超7的01号原型机进行了高速滑跑实验。

8月25日,01号原型机首飞成功,并命名为枭龙

9月30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部长伊克巴尔、空军司令萨达特和总参谋长艾哈迈德一齐来到成都。然后,为他们举行了一个正式的首飞仪式。在仪式上,巴方给了枭龙JF-17的正式编号,绰号“雷电”。

所以,JF-17在国内外的绰号是不同的。国内叫枭龙,巴基斯坦叫雷电。

01架原型机

机头、机身、机翼、平尾、垂尾,都看不到任何歼-7的影子

其实从上图01架原型机就可以看出,枭龙跟歼-7已经没有一点关系了,它是重新设计的。

梯形中单翼、边条翼、肋部进气,枭龙完全是按照三代机的水准打造的。另外,枭龙采用了最先进的电传控制系统和静不稳定度设计,以提高机动性能,这些也都是三代机的标配。

不过,01号原型机首飞的时候加了几百公斤配重。一部分是用于代替没有安装的航电设备,一部分调整重心,让飞机变为静稳定状态。这么做,是为了确保首飞的成功,避免出现意外因素。

要知道,枭龙的机体、控制系统都是全新的,RD33发动机中国也是首次接触。安全起见,把飞机调整为静稳定状态是可以理解的。

然后在2004年4月9日首飞的03号原型机身上,这些限制都被放开了。03号原型机和01号原型机一起,完整测试了枭龙的飞行性能。

03号原型机首飞,02号原型机用于静力试验

一切都很顺利的时候,变数又出现了

因为反恐战争的需要,美国解除了对巴基斯坦的制裁,并表示可以继续提供F-16。美国愿意把90年代初扣留的那28架F-16A/B无偿给巴基斯坦,并另外出售36架F-16C/D。并且,这批F-16都会升级到可以使用AIM-120中距弹的水平。

对巴基斯坦来说,这是个好事情。然而,他们的脑回路再次出乎中国的意料。

巴基斯坦想终止枭龙的后续研发,理由是枭龙的性能比F-16差太多。并且,购买F-16挤占了有限的经费,就只能放弃枭龙了。

典型的好了伤疤忘了疼。

枭龙当初定位的时候,就只求达到F-16的70%能力,这是巴基斯自己定的。本来就不如F-16,为什么现在要用这个理由来否定枭龙?

另外,巴基斯坦当初和中国一起研发枭龙,更核心的目的是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这个目标,难道不比获得F-16更重要?

就算是经费有限,那也有其他办法啊,比如把项目放缓、把时间拉长、用更多财年的拨款等。怎么的也不是直接不要了,这对双方都是不负责的。

只能说,巴基斯坦过去的遭遇(被美国制裁),以及后面还会遇到的同样遭遇,都自找的。那句话怎么会说来着,认知配得上苦难

白月光的吸引力实在是大

好了,继续回到枭龙身上。

中国这边显然不想放弃枭龙,毕竟已经投入了这么多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经过磋商,611所答应大幅度提高枭龙的性能,以换取巴基斯坦继续支持该项目。

好在,枭龙的总设计师是天才杨伟。顶着飞机要大改,进度还不能受太大影响的巨大压力,04号原型机完成了设计。

2006年4月28日,枭龙04号原型机首飞,比预定时间晚了9个月。

但是,这是巴基斯坦自找的。本来新飞机研发就有很多风险,中途改方案更是大忌。为了挽救项目,这已经是611所技术团队能做到的极限了。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04号原型机变化很大。增大的边条翼,强化了高亚音速的升力,类似F/A-18C/D进化到F/A-18E/F。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04号原型机变动很大。包括:

1)机翼做了修行,边条翼增大,以提高升力。增大的机翼面积还增加了载油量,增加航程;

2)采用DSI进气道,降低结构重量并提升高速飞行能力;

3)垂尾顶端加装了电子战设备,类似的装置在歼-10B上也有。

到04架原型机,枭龙的技术才算定型了。

2007年1月,首架生产型枭龙交付巴基斯坦空军。

不过此时的枭龙还不是完全体状态,因为部分航电和武器系统(尤其是对地攻击武器)还没有完成测试。

然而巴基斯坦空军有点等不及了,就决定先采购一批再说。一来这些未完成的测试不影响飞机的使用,二来巴基斯坦空军也需要时间熟悉飞机,编写训练大纲。与其等着,不如先干起来。

这就像当年中国空军看到歼-10一样,也是没有等到完成全部测试,就订购了首批6架。

枭龙的全部测试工作,一直到06架原型机出来,才算全部完成。

武器测试是枭龙06号原型机的主要任务,图为挂载C802反舰导弹进行测试

枭龙的05号原型机是静力试验机,但是从没见过照片,据说成飞公园展示的这架就是(笔者自己拍摄的)

4.枭龙的服役近程和现状

到现在为止,枭龙已经在巴基斯坦空军全面铺开。根据技术状态不同,这些枭龙分为三个批次:

第1批次,也就是基本型,一款典型的轻型三代机。

这个批次的枭龙,前面10架是由成飞帮忙生产的。从09-111号开始,就由巴基斯坦独立生产和组装(部分零部件的生产还需要中国这边帮忙)。

该批次一共生产了50架。

这个批次的枭龙,前期还是用的意大利Grifo S-7雷达。从第42架开始,测试了中国产的KLJ7V2,这是基于歼-10的KLJ-10发展而来,并根据巴基斯坦需求进行改进的型号。

第1批次第11架,巴基斯坦自行生产的第一架

枭龙第1批次的最后一架,即第50架

第2批次,航电优化。

这个批次的枭龙正式换装了中国产的KLJ7V2雷达,并升级了电子战能力。

第2个批次的枭龙生产了至少59架。

枭龙其实从第1个批次就开始具备了空中加油能力,而不是大家认为的第2批次。因为加油管是可拆卸的,平时并不多见。

很多传言都说第2批次也是50架,但是这架19-259机号的枭龙,说明第2批次至少生产了59架。259也是第2批次能找到的最大机号,不知道你们还见过比这更大的吗?

3批次,航电大幅度升级。

这个批次的升级重点,是换装了KLJ7A型有源相控阵雷达。根据航展上的数据,KLJ7A对典型战斗机目标的有效探测距离达到了170公里。

所以,前段时间就有新闻,巴基斯坦已经把霹雳-15E整合到枭龙上了。因为霹雳-15E的最大射程是145公里,在枭龙上也能有效发挥。

整合在枭龙上的霹雳-15E,通过复合挂架一共可以挂4枚,火力强度达到三代半的水平

枭龙第3批次生产数量不详,这架23-323是笔者找到的最大机号,也就是说最少生产了23架。

前面提到了枭龙的不同批次和架次,这里就给大家普及一下巴空军对枭龙的机号命名规则。


巴空军的枭龙在垂尾上涂的机号都是AA-BCC结构,其中AA表示该机的入役年份后两位数字,B表示该机是第几批次,CC表示该机是这个批次的第几架。

比如10-125,表示2010年服役的,第1批次第25架;18-256表示2018年服役的第2批次第56架;22-305就表示2022年服役的第3批次第05架。

这个规则在歼-10CE上也是一样。


不过,上述这个规则不适用枭龙双座型(JF-17B)。


上面这架双座枭龙,开头的19指2019年,后面的603,03是指第03架。数字6则是双座型统一的开头,暂时不清楚代表什么,但绝对不是批次的意思。

话说巴基斯坦空军的机号实在是简单,很轻易就暴露了战机的服役时间和数量。

粗算下来,巴基斯坦的单座枭龙至少有132架(50+59+23)。

而双座型枭龙目前见过的最大机号是626,即至少生产了26架。

这样算起来,巴基斯坦的枭龙总数达到了158架

5.枭龙的武器

早期型号的枭龙是7个挂点,包括翼尖2个,翼下4个和机腹中间一个。这个数量在三代机里只是入门的水平,尤其考虑到枭龙平台不大,机腹中间和翼根这3个挂点得用来挂载副油箱,那就只有4个挂点可以挂载武器。

空优任务下,为了保证火力强度,枭龙会在翼中使用双联复合挂架,携带4枚中距弹。加上翼尖的近距格斗弹,4中2近,达到三代机的基本水平。

如果是执行低烈度的巡逻任务,那么2中2近+3副油箱是标准配置

执行高烈度任务时,除了翼中会用复合挂架,可能还会把机腹的副油箱换成电子干扰吊舱。图中这架就是带了4枚SD-10、2枚霹雳-5E、2具副油箱和1具KG600干扰吊舱。

后期批次的枭龙,在右侧进气道下方增加了一个挂点,总数达到8个。不过这个挂点的空间不够,一般都是用来挂载吊舱。而左进气道下是航炮,所以这里没法再设置一个挂点。

比如这架,把8个挂点全部用上了,包括2枚霹雳-5E、4枚SD-10,2颗REK重磅炸弹、1具副油箱和1具吊舱。不过这构型也只是一种展示,实战这么挂的话,航程绝对很难看。

注意这个REK炸弹,是增程滑翔弹,有一对弹翼。但是挂载的时候弹翼是在下方,投放出去后,炸弹要翻个身,弹翼在上。

枭龙的空战武器基本是从中国引进的,早期是SD-10中距弹(霹雳-12的出口版)和霹雳-5E近距弹。

前文提到了,随着歼-10CE一同引入的新一代霹雳-15E,也整合到了枭龙第3批次上。

另外,枭龙第3批次也能发射霹雳-10E。

这架枭龙挂载了SD-10和霹雳-10E。考虑霹雳-15E更高级,数量较少,目前还是优先给歼-10CE使用。

跟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眼里不是空优机,而是多用途战机。第一批枭龙,替换的是强-5,而不是歼-6和歼-7。

前段时间巴基斯坦空军的枭龙,就越境袭击了伊朗境内的恐怖分子。2023年1月缅甸空军的枭龙,也袭击了在印度境内的反对派武装。

得益于完善的航电,枭龙可以使用多种精确制导武器。与空战武器主要购自中国不同,巴基斯坦的枭龙可以兼容国产、北约的对地攻击武器。

上图这架,使用复合挂架挂载了4枚阿尔·巴塔尔激光制导炸弹(巴版GBU-12)。可能是避免与副油箱产生干扰,翼中的挂载是不对称的。

这架枭龙则挂载了2枚2000磅级(908公斤左右)MK84无制导重磅航弹。

这个挂载的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空射型高超,是中国出口的CM-400AKG。

这架枭龙的右翼下,挂载的是巴基斯坦自研的RAADII空射巡航导弹,该弹射程超过500公里,据说还是核常兼备弹头。

总得来说,枭龙的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在三代机里是处于前列的。只不过受制于动力(发动机推力不算优秀)和平台(载荷、航程、速度)等因素,其整体实力在三代机里就不算突出了。

6.总结

枭龙项目的源头是80年代中期开始的佩刀II,中间历经了超7,到后来FC-1修成正果,历经三世。

第一代佩刀II和第二代超7,跟歼-7还有点渊源,可以看做是歼-7的终极改进型。

而90年代中期跟巴基斯坦正式开始合作的FC-1,只是项目上的延续。飞机的气动、结构都是全新设计的,跟歼-7没有任何技术上的关联

在这期间,全靠中方不遗余力的推进,才保住这个项目。如果说跟美国的勾心斗角属于为各自的利益考虑,还可以理解,那么巴基斯坦在这期间反复横跳,好几次记吃不记打,真是在起副作用。

尤其是2004年两架原型机都首飞了的档口,竟然还在想着取消这个项目,真的是匪夷所思。

到如今,150多架的装备数量就是枭龙成功的证明。巴基斯坦应该好好感谢中国,感谢132厂和611所,感谢杨伟

杨伟在负责枭龙的同时,手里还有歼-10S的设计任务,压力相当大。但是,枭龙和歼-10S都创造了国产飞机研发进度的记录,做到了保质、按时交付。杨伟总师,不世出的天才。


其他相关

武直-10,世界排行前三的专用武装直升机,克制坦克的利器

阅读: 14
其实这款直升机专业的名字叫“直-10专用武装直升机”,简称直-10,不过既然大家都习惯了武直-10的代号,也就用了,并非错误。为什么我们要搞专业武装直升机...

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的研制纪实

阅读: 23
引子:阎良醉了2013年1月26日,农历腊月十五。西安市阎良区,晴,最高气温13摄氏度,最低气温-2摄氏度,西风2~3级。今天,大运飞机首飞。天还没亮,西飞试飞站的同志们就起来了。早餐很简单,每人一个馒头一碗粥一个鸡蛋,还有一小盘咸菜。吃罢早餐,他们匆匆赶往大运的停机坪。唐长红天一大早就在院子里踱步,一遍遍梳理着首飞前的各种事项,不断问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

一篇文章,写清楚歼-10的发展历程,你不用看其他资料了

阅读: 41
1982年,中国空军开始规划下一代新歼,代号“十号工程”。一开始,参与新歼项目的只有601所,以及他们的歼-13方案。在新歼论证会上,611所的宋文骢,只是得到了旁听的机会。不过,在会议间歇,宋文骢抓住一次机会,演示了自己的方案。这个采用翼身融合、鸭翼布局的新颖方案,立即引起了空军的兴趣。...

一篇文章,写清楚歼-8发展史,连滚带爬的定型,10年磨出一把钝剑

阅读: 20
中国最近半个多世纪的航空业,如果评选最受争议的战机型号,非歼-8莫属。那么,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歼-8这么饱受争议呢?1.打U-2催生的双发歼-71963年,中国国土防空面临很大的打U-2压力。仅有的3个地空导弹营全国打游击,就跟大海捞针一样。歼击机型号里,唯一理论上可用来执行拦截U-2的是米格-21。不过,米格-21执行过几次任务都失败了。...

一篇文章,写清楚强-5发展史,“西伯利亚单程快车”其实没有修成正果

阅读: 177
作为国内发展的唯一强击机,强-5还是有历史地位的。本文就把强-5的前世今生讲清楚,并把已经出现过的型号,按照时间线全部梳理出来。这张图是不是很多人对强-5的初记忆1.替代伊尔-10的新强击机...

一篇文章,写清楚歼-7发展史,给国家出口创汇最多的型号

阅读: 31
之前梳理了苏-27系列、歼-10、歼-8、强-5的发展历史,发现还挺受大家欢迎。想着今年是空军建军75周年,于是笔者决定把建军以来几个主要型号的战机发展历史都梳理出来。本文是关于歼-7的内容,后续再梳理歼-6、歼-5,以及轰-5、轰-6、歼轰-7“飞豹”等轰炸机型号。文章有点长,慢慢看。...
我来说两句

公告&说明:


    一、除了“日常随笔”的全部、“人体艺术”的少部分、“私房摄影”和“中年文摘”的极少部分之外,本站其它内容全部采集自新浪微博、百度百家号和腾讯微信公众号。
    二、本站空间所处机房,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电信CN2直连线路,已开启全球CDN加速支持,从美国以外地区访问本站,理论上应是比较顺畅,如遇经常性的卡顿延迟,欢迎在线留言,予以告知访问故障的详情,谢谢。

专题•打假 | 揭穿西方伪史



专题•兵器 | 中国军机系列



专题•人物 | 摇滚教父崔健



专题•人物 | 魔岩三杰传奇



专题•情怀 | ThinkPad



专栏•杂文 | 怒向刀丛觅小诗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