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西方伪史之典范?(三)

发现历史 阅读: 37

亚里士多德:西方伪史之典范?(一),论述了古希腊没有廉价的书写工具

亚里士多德:西方伪史之典范?(二),论述了古希腊没有可以完成大规模写作的文字

今天要说的是:

3.没有逻辑

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创造了杰出的文化著作,其诞生、发展和传承过程完全不符合逻辑。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累积的过程,生产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才能产生辉煌的文化。以中国为例,唐宋时期的生产力必定高于秦汉时期,秦汉时期也一定高于商周时期。

而西方文明,其发展趋势是违背常识的。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之后进入黑暗的中世纪,中世纪既没有科技进步也没有文化进步,在历史长河中几乎是荒芜的沙漠。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了爆发性增长,复原了古希腊文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接着爆发了工业革命,终于统治了世界。对比中国的非线性增长,西方史学无法解释这种哑铃型结构是如何形成的。

回到亚里士多德的问题,在与古希腊同时期,中国出现了诸子百家,大批的思想家创造出影响了华夏3000年的思想哲学。有人说既然中国能有诸子百家,西方就能有亚里士多德,这有什么问题吗?有问题。产生诸子百家是因为中国出现了生产力大爆发。

在西周末年中国开始出现铁器,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开始普及,铁器的普及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地提高,农业产量大幅增加。

——《国语·齐语》载:“美金(此处指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

——《管子·轻重乙》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一车必有一斤、一锯、一釭、一钻、一凿、一銶、一轲,然后成为车。一女必有一刀、一锥、一箴、一鉥,然后成为女。”

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

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的出现让农业生产的水平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战国策·赵策一·秦将伐韩》记载了“秦以牛田,水通粮”。

东周各诸侯国对于水利工程非常重视,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水利工程,无坝引水的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有坝引水的工程如漳水十二渠,蓄水工程如芍陂(quèbēi)等,都是这一时期兴建的著名大型灌区。水利工程的兴建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

都江堰

水利工程的建设又促进了水稻种植的普及,水稻的种植大大提高了人口所需的口粮产量。

这些技术突破相辅相成,使得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水平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促使人口发生了爆炸性增长。夏商周旧有的政治体制已经无法适应此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口增长导致社会资源的争夺变得激烈,诸侯国为了争夺资源不得不彼此征伐,社会变的动荡,战乱不休。

亚里士多德:西方伪史之典范(一)中提到了竹简的出现使知识可以在士大夫阶层传播,孕育出了一批可以完全脱产的知识分子。

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萌发了诸子对于天下如何治理的争论。如何统治这个国家,资源如何分配,实行什么制度等等。诸子各有各的主张,这些主张都等待着实践去验证,随着实践的验证一步步成为中国人的信条。

反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处的时代发生了什么生产力大发展吗?是什么社会问题促使亚里士多德去创造这么多的著作?古希腊人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吗?一个粮食和书写载具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如何产生大量脱产的知识分子?

确定的信息是:欧洲人是在16世纪后(传教士来华),才掌握了生铁技术。欧洲最早出现铁犁是17世纪的荷兰,引发了欧洲的农业革命。生铁技术的普及要到18世纪初。最著名的证据就是宋朝南海一号沉船出水的货物不仅有大量瓷器还有大量铁锅和铁钉,南宋的欧洲人还造不出铁锅只能向中国进口。

宋朝南海一号出水的铁锅

l 使用木质农具,没有牛耕,显然是一种非常低效的农业水平。

l 希腊地处山地丘陵,没有大面积的肥沃土地用于耕种

l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夏季炎热干燥,水分蒸发剧烈,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只适合多年生的水果类作物生长,比如柑橘、葡萄、橄榄。而不适合小麦、水稻这种粮食作物。(环地中海的南欧、叙利亚、埃及北非都是这种气候)

希腊特产:橄榄油

希腊特产:柑橘、葡萄、无花果

从上图可以看出希腊的自然条件远远比不上西欧的法国、德国、英国。今天的欧洲(不含俄罗斯)人口最多的德国8000+万人,英国、法国、意大利6000+万人,荷兰都有1740万人,而希腊的人口只有1056万人。

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古希腊生产力水平不足以养活大量人口。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无法培养出大批的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就不可能产生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超级精英。

诸子百家是亚里士多德非常好的比较对象。每一位先贤的理论都会产生激烈的争论,儒道之争、儒法之争、墨法之争、儒墨之争,这些争论甚至持续了几千年。

而亚里士多德作为百科全书般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作为柏拉图的学生,在诗学、形而上学、知识论、政治理念、伦理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即使不考虑师承关系能否产生这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居然没有引发任何争论。难道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唯一的知识分子?亚里士多德公然质疑自己的老师,竟然没有引发任何的讨论?反而是14-15世纪文艺复兴、17-18世纪古今之争欧洲先后两次持续了几个个世纪关于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论战。

我们中国人讲究以史为鉴,中国历史恰恰就是西方伪史的一面镜子,从诸子百家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脉络就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不可能诞生于公元前4世纪,而更可能是诞生在15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时期。

关于亚里士多德300万字的著作是如何失传又失而复得的过程,根据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苗力田先生(1917—2000年)的考证是这么叙述的: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他的学生塞奥弗拉斯特(Theophrastos)在公元前288年把藏于吕克昂的亚里士多德手稿交给了斯开普斯 (Skepsis) 的纳留斯 (Neleus),纳留斯把手稿带回了小亚细亚公开展览,任人抄传。

评:只有唯一的一套手稿,直接送人了?这手稿到底是重要还是不重要啊?

——后来为了避免这批手稿被帕加玛王国的君主征用,手稿被藏在地窖内藏了一百多年。公元前1世纪台奥斯的哲学家阿柏里康 (Apellikon) 发现了手稿并重新带回了雅典。

评:这些手稿像垃圾一样被闲置了200年?也就是说无论雅典还是小亚细亚都没有人学习和传播这些内容。那他到底有没有价值?有没有对社会产生影响?

——前86年,苏拉的罗马军队攻占雅典,把手稿交给了罗马的文法学家提兰尼奥 (Tyrannion)抄传整理。经两个世纪的腐蚀尘垢、流离散乱,这批稿子已经面目全非,加上誊抄手文化不高、讹误百出,稿件的内容次序、写作先后已完全不可辨认。

评:这样看来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在前86年就已经失传了。

——公元前60年左右,吕克昂第十一任主持,罗得斯岛的安德罗尼河(Andronicus)重新加以编辑,由于无法查清这些著作的写作年代,只能用当时流行的分类归纳法进行编排。但是安德罗尼河所编定的《全集》后来也完全失散了。

评:得,彻底没了。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欧洲人是如何“重获亚里士多德”的。“重获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是一个专有名词,在12世纪以前欧洲人没有人知道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更不知道什么古希腊文明。是12-13世纪,欧洲人把希腊文或阿拉伯文的著述翻译成拉丁文,从中重新“发现”了亚里士多德。

很显然的问题在于,亚里士多德的手稿在中东地区并没有产生影响,伊斯兰文明不会允许这种异端思想的存在。而欧洲基督教文明也没有这种思想的流传。那么间隔16个世纪,欧洲人是如何把这些语音流变的爹妈都不认识的古希腊语翻译成拉丁文的?

根据苗力田先生叙述的“重获”过程,我有了一个新的答案。

这里补充一点关于苗力田先生,我国著名西方哲学史家、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教育家、翻译家。历时十年主持编译了国家“七五”项目——10卷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恐怕中国没有人比苗先生更懂亚里士多德吧?苗先生在出版序言中明确指出——西方哲学中署名为“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全部著作真实来历不明。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所谓亚里士多德著作,都是中世纪晚期才在欧洲出现的。我们关于这些著作的来源,所知道的其实都仅仅是传说而已。

——除了在公元6世纪初,罗马的一位学者和政治家波埃修(Boethius)把《范畴篇》《解释篇》等两个短篇译为拉丁语之外,直到 12 世纪初的 600 年间,拉丁语世界没接触过其他亚里士多德著作。

——12 世纪之后,随着东西文化的交流,西方人士通过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伊(Averroes)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并从希伯来语转译为拉丁语。大约在1255 到 1278 年,绝大部分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已有拉丁文本。

——在14 世纪末年,已经出版了几乎是全部的亚里士多德著作,不过其中的《论诗》直到公元 1500 年实际上尚不为西方学术界所知。

先说我的结论,《范畴学》《解释篇》这可能是真正的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占先存著作的2%。他的来源可能也是某个阿拉伯人哲学家。除去《论诗》,12世纪的所谓大翻译运动,就是把阿拉伯语的科技文化著作翻译成拉丁文,从而重获亚里士多德,这些来源于阿拉伯的科技和思想理论。而亚里士多德最有影响、引发几个世纪争论的《诗论》是文艺复兴时期伪造的。

重获亚里士多德的过程忽视了一个事实,正是这个被忽略的事实使得我们对历史发展的进程产生了误解。请大家想一个问题,这个持续了100年的大翻译运动发生在哪里?西方伪史说是在巴格达的智慧宫,直到1258年蒙古可汗旭烈兀攻入巴格达,结束了大翻译运动。直觉上确实是从西亚中东地区传入欧洲是合理的。但是请问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中东连年征伐,伊斯兰教为什么要向欧洲做这种免费的科技输出呢?历史上出现过给敌对势力技术扶贫的事情吗?历史的事实是:大翻译运动发生在地中海西岸的西班牙。

我在亚里士多德:西方伪史之典范(二)中提到了,西亚中东地区一直是联通东方华夏文明和欧洲的纽带,中东地区深受华夏文明影响,其科技文化水平始终是高于欧洲的。8世纪阿拉伯人崛起,势力扩散到整个北非,并于711年跨过直布罗陀海峡侵占了伊利比亚半岛。建立了科尔多巴哈里发王国。此后科尔多巴就成了整个欧洲最先进最繁华的地区。

712年阿拉伯人占领了托莱多,建立了阿尔卡扎尔宫殿。哈里发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在托莱多建立了大型图书馆,其子哈基姆二世(公元961-976年)统治期间,这座图书馆的藏书变得更加丰富,书籍数量达到40多万册。

932年由于基督徒的常年反抗,总督被迫承认托莱多基督徒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权。

1085年卡斯提尔的阿方索六世攻占了托莱多,使托莱多恢复了基督教的统治。托莱多成为基督教西班牙最重要的城市,成为天主教会的所在地。阿方索自称托莱多皇帝,三种宗教的国王,全西班牙的皇帝。伊斯兰、犹太、基督并存,托莱多被誉为三种文化之都。

12世纪开始,利用阿拉伯人建造的丰富的图书馆,精通阿拉伯语的阿拉伯、犹太知识分子,托莱多进行了长期的阿拉伯翻译运动。

13世纪阿方索十世在托莱多建立翻译学院,以托莱多为中心大翻译运动扩散到西西里、意大利、法国南部。

参与其中的就包括生活在西班牙的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伊(1126-1198年),克雷莫纳的杰拉德(Gerard of Cremona,1114-1187年)等等。大部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都是由他们托名翻译或创作完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量阿拉伯医学文献也是这一时期被翻译成拉丁文,阿维森纳的《医典》、迈蒙尼德的《医学原理》和《养生法》、拉齐的《曼苏尔医书》、《医学集成》;阿维洛伊(Averroes)的《医学通则》、阿里·伊本·阿拔斯·麦朱西的《皇家医学》、扎赫拉维的《医学宝鉴》、伊本·佐胡尔的《医疗调理便览》等。这些著作者有些本身就是生活在西班牙的阿拉伯人,自此欧洲才算有了医学。虽然这些二手中医都很浅薄,但对于欧洲仍然属于先进科技。

至此百年翻译运动持续了几百年,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已经基本构建完成并逐步传播到欧洲的其他地区,它的构成是非常复杂的,有阿拉伯人吸收了华夏文明的科技和哲学思想,有伊斯兰自身的宗教思想,有欧洲知识分子以托古为名创作的内容,同时大翻译运动中犹太人的身影也若隐若现。

这其中还没有涉及到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一篇著作《论诗》。这篇影响了欧洲4个世纪的著作将在文艺复兴中出现。

其他相关

满清为什么要帮着西方窃取华夏科技文化?

阅读: 50
满清为什么要帮着西方窃取华夏科技文化?因为满清想愚民教育。《四库全书》里列举了7000册西方科技文化的书籍,大多是两个作者,西方传教士口授,中国教徒笔录。然而问题是,西方殖民全世界,为什么只在中国“传授科技文化”,在其他地方都是烧杀抢掠呢?印第安人几乎被杀尽。澳大利亚土著被种族灭绝,非洲黑人抓了做黑奴。...

南极、北极,都是中国人最先发现的

阅读: 60
南极是谁发现的?西方说法不一,英国船长詹姆斯·库克在1774年1月到达了南纬71°10'海域,因此被一些英国人认为是首次“发现”南极大陆。俄罗斯航海家别林斯高晋率领的探险队在1820年1月16日发现了南极大陆。       北极地图...

耶稣是佛教徒,利玛窦是佛教徒,欧洲在明朝时期信佛教

阅读: 53
耶稣是佛教徒,利玛窦是佛教徒,欧洲在明朝时期信的是佛教。很多资料我总结了一下。一,皇清职贡图明确记载法兰西人“初奉佛教,后奉天主教”二,耶稣生于12世纪的叙利亚,去中国西藏学过藏传佛教,1887年,欧洲人诺托维茨写了一本书叫《不为人知的耶稣生涯》,其中有一个圣徒伊萨的传奇。...

东罗马不存在,拂林不是东罗马,拂林信佛教

阅读: 57
在西方伪史里,拂林就是东罗马,也就是拜占庭,信基督教。但是在明朝史集里明确记载了,拂林信的是佛教。看下图,这是《大明一统志》关于拂林国的记载。字很多,挑重要的说。风俗,土屋无瓦。东罗马不是富庶吗?住在没有瓦的土屋里?其王服红黄衣服,坐红床,以金线织丝布缠头,岁三月住佛寺坐红床,以人升之。这种装扮,这不是藏传佛教吗?也就是黄教。国王每年三月用金色布缠头去佛寺祭拜。...

蒙古西征打到法国,兵败埃及是伪史谣言

阅读: 40
蒙古西征兵败埃及的谣言哪里来的?史书中从来没说蒙古西征兵败埃及马穆鲁克。看《元史》记载:又西行三千里,至天房……侃与战,大败之,巴儿算滩降,下其城一百八十五。又西行四十里,至密昔儿。会日暮,已休,复驱兵起,留数病卒,西行十余里顿军,下令军中,衔枚转箭。敌不知也,潜兵夜来袭,杀病卒,可乃算滩大惊曰:“东天将军,神人也。”遂降。戊午,旭烈兀命侃西渡海,收富浪。…………西南至乞里弯,忽都马丁算滩来降。西域平。侃以捷告至钓鱼山,会宪宗崩,乃还邓,开屯田,立保障。...

利玛窦一个妖僧凭什么忽悠那么多大人物入教?

阅读: 57
   利玛窦一个妖僧凭什么能忽悠那么多大人物入教?因为钱。利玛窦有很多钱吗?很有钱。万历时期《参远夷疏》里说,传教士广有资财,量人而与。从其教者,每人与银三两。传教士有自己的传邮,来自澳门的金银源源不断得送到各地传教士手中。   (妖僧利玛窦)...
我来说两句

专题•杂文 |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专题•兵器 | 中国军机系列



专题•打假 | 揭穿西方伪史



专题•人物 | 摇滚教父崔健



专题•人物 | 魔岩三杰传奇



专题•情怀 | ThinkPad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