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金曲奖,三十年悲欢往事

中年文摘 阅读: 54

「这些消费者、爱听音乐的人,你喂他猪食,它就变成猪。你只喂他品味很差的歌,他就永远这样子。」

 

在一次以艺人的自我经营之道为题的交流中,李宗盛冲着台下各路音乐产业相关的人士,平静而从容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他甚至说,在这么多年的经验中,最让人痛苦的是:

 

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垃圾,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多。


这是在16年6月,那时大家都觉得李宗盛言辞太过极端,响应他的人并不多。

 

可事实证明,李宗盛的这番话,就像是预言一般的存在。

 

这一年,抖音上线,到今天「抖音神曲」影响了无数人的听歌审美,又捧红了多少以抄袭为创作源泉的洗脑歌曲。

 

这一年,鹿晗发布的数字专辑《Reloaded I》成为第一张线上卖出300万张的唱片,粉丝经济开始抬头。

 

这一年,薛之谦靠着在微博上发段子重新翻红,从此歌手营销自己,靠人设走红的风气,越发明显。

 

这一年,在年末总结时大家才发现,很难找出一首能成为年度歌曲的作品,有乐迷甚至评论:「现在的音乐圈,似乎连一首《小苹果》都创作不出来了」。

 

 

敢让李宗盛说出这番话的论坛,是金曲国际论坛,而当初开办这个论坛的目的也很简单,给之后的金曲奖预热造势。

 

可在李宗盛「开骂」之后,大家才发现,我们已经很久没认真的讨论过音乐了,就连金曲奖都逐渐衰落,要靠各种宣传手段和话题来为自己吸引眼球。

 

可这样的挣扎还是输在娱乐的面前。


去年的29届金曲奖颁奖典礼,与《创作101》总决赛撞车。

 

那一晚,全网都在讨论这档娱乐选秀里,谁能成功出道,却没人关注金曲奖上,谁是最后的歌王。

 

这个曾让无数华语音乐人为止向往和不断追求的奖项,经历过了华语音乐的起起伏伏,最终还是敌不过娱乐大潮的汹涌来袭。

 

今年是第30届金曲奖。


30年了,金曲奖走过的日子里,有传奇诞生,有巨星陨落。


总有人在台上激动落泪,也总有人在台下黯然神伤。


爱音乐的人无法错过金曲奖,因为我们能在某一个瞬间,一起见证着时代的改变,传奇的诞生。


这是金曲奖魅力,也是在娱乐浪潮袭来后,它依旧动人的光彩。


 

 

金曲奖因台湾民歌运动举办,却错过了台湾民歌最好的时候。

 

1980年,因为《恰似你的温柔》而火遍台湾的蔡琴,提笔写了长达8页的一封信上书新闻局,希望官方专门设立一个音乐类的奖项,用以鼓励音乐界。

 

时任新闻局局长的宋楚瑜,当时也回信响应了她,但一个奖不是说办就能办的,他建议先在鼓励图书出版业的金鼎奖中,增设一个唱片个人奖作为表彰。

 

由于涉及的事务和人员繁杂,到了1990年,金曲奖才正式开始举办,错过了罗大佑、齐豫、潘越云和姜育恒等歌手的黄金时代。

 

 

跟现在颁奖典礼的形式不同,第一届金曲奖更像《歌手》。

 

最佳男女演唱人、演唱组与新人奖是通过现场演唱后,评审打分后评出来的,未能到现场演唱的入围者,就直接取消得奖资格。

 

这种一曲定胜负的裁判方式,选出了有歌王之王称号殷正洋,作为民歌运动晚期代表唱将的他,在金曲奖得过三次最佳男歌手。

 

王力宏曾尝试打破他的记录,却因为得奖心切,闹了个大笑话,这个我们之后再谈。

 

可是比起歌王,滚君更关注那个提名了第一届最佳新人,却因为入伍无法参赛而被取消资格的歌手:张雨生。

 


 

这是他第一次错过金曲奖,而谁能想到第二次错过时,就成了永别。

 

 

张雨生一开始是被当做偶像歌手包装的。

 

跟如今的偶像团体当道一样,90年代初的台湾,也推崇青春貌美的年轻人。

 

当时台湾最大的唱片公司飞碟唱片,眼看着苏芮、蔡琴、黄莺莺、姜育恒等歌手的影响力在下降时,转换经营模式,出手挖掘并推广了一批偶像歌手。

 

在那批偶像歌手里,小虎队作为「第一代偶像男团」风靡两岸,林志颖更是被称作「亚洲小旋风」席卷华语世界,而张雨生则是用自己清亮干净的声音,成为无数少女的梦中情人。

 

 

既有老牌歌手撑腰,又有新人流量亮相,飞碟的转变撞上了金曲奖开办,自然有超过一半的提名优势,成为了第一届金曲奖里的最大赢家。


在飞碟用精准的规划和精确的营销做偶像时,它的竞争公司滚石在副总李宗盛的带领下,专注于创作。


马世芳曾形容:「滚石人有一种不甘愿随波逐流寻媚俗的气质」。


这种气质吸引了各路英雄好汉,陈升曾回忆他第一次踏进滚石大门时,惊见歌手和工作人员都在办公室里包唱片。



从赵传在1991年的第三届金曲奖拿下歌王之后,滚石的一众音乐人开始发力,让金曲奖成为滚石的舞台。


周华健、齐豫、张信哲、陈淑桦接连斩获歌王歌后,那几年的金曲奖舞台,就像是滚石群星的大聚会。

 

在1997年的第八届金曲奖上,陈淑桦和张信哲作为颁奖嘉宾为最佳国语歌曲男演唱人颁奖。

 

陈淑桦刚一上台,就给滚石打广告:「一直最用心,永远最好听,滚石的声音」。

 

台上颁奖的两人是上一届的最佳男女歌手,属于滚石唱片,当晚获得最佳男歌手的齐秦,也属于滚石唱片,滚石这波广告,确实十分硬气。


那是1997年,是滚石唱片最辉煌的时候,也是张雨生最忙碌和最骄傲的一年。


那时的他终于甩去了唱片公司定下的偶像包袱,也开始转战幕后,成功挖掘出张惠妹。


那一年,他帮徒弟张惠妹制作出专辑《Bad Boy》,提名了金曲奖最佳专辑。


他自己推出的专辑《口是心非》也大受好评,同样提名了金曲奖最佳专辑。


张惠妹的《Bad Boy》是他用狂野舞曲试探大众流行的喜好。


自己的《口是心非》,他宣称要「走出一条摇滚坦荡大道」

可是关于张雨生的一切,都戛然停止在1997年11月12日,一场车祸,让他永远告别了。

 

他错过了两次金曲奖,第一次因为兵役,第二次因为死亡。

 

当他的父亲颤颤巍巍地从刘德华的手上接过第9届金曲奖「最佳专辑」的奖杯时,现场所有人站起来为他鼓掌。


大家都希望这一次响彻会场的掌声,他能听到。

 

大家在1998年感叹着巨星张雨生的陨落,但也惊叹于另一个新星的诞生。


这个新人来势汹汹,第一次入围金曲奖,就获得五项提名,并斩获了「最佳新人」和「最佳专辑制作人」两座奖杯。


李宗盛在颁奖时,向身旁的周华健感叹说这个人没有礼貌,给他发邮件的称呼是「Uncle Jonathan」,让他觉得自己老了。


这个让李宗盛感到自己跟不上时代的人是陶喆。


虽然大家对他抱有很高的期望,可他仿佛中了金曲奖「最佳新人魔咒」,在获得最佳新人之后,一直到2010年才拿到歌王的称号。


不过没关系,由他开始,新一代传奇风潮的序幕,正在缓缓拉开。

 

2001年的金曲奖,四位获得最佳新人提名的歌手:孙燕姿、范玮琪、戴佩妮和周杰伦,紧张地站在台上等待颁奖的那一刻。

 

主持人吴宗宪逗他们,说:「谁有自信得奖的,往前走一步」。

 

范玮琪和戴佩妮都很聪明,齐齐往后退一步,吓得慢半拍的周杰伦和孙燕姿,急匆匆地往后蹦去。

 

最后得奖的是孙燕姿,周杰伦错失了自己唯一一次获得最佳新人奖的机会。


但周杰伦那年还是很风光的,他靠第一张专辑《Jay》,从罗大佑和伍佰手上接下了最佳专辑的奖杯。


乐坛的交接棒就这么传递下来了。

属于周杰伦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第二年再次蝉联金曲奖「最佳专辑奖」的他,在台上放肆地说:


「也有人说这样的音乐很粗糙,录音的设备可能不齐全,但是我就是要这样的音乐,谁叫我是周杰伦!

可周杰伦和金曲奖的蜜月期似乎就到此结束了。


已经做出了《Jay》和《范特西》的他,就像是学校里的天才少年,带着自己最好的作品前去参赛,希望评委能给他认可和那座小红花似的奖杯。

 

人人在佩服他的创作能力同时,也质疑他的歌手身份。

 

“唱歌不清楚”、传绯闻、跟狗仔打架、做人太桀骜,每天他都挂在头条上被媒体指点,每年都有人唱衰他江郎才尽。

 

他想拿一个台湾金曲奖最佳歌手的奖杯,证明自己的能力,却年年落败。


2003年周杰伦意气风发地带着外婆参加金曲奖,还奉献了金曲奖最强表演之一,却被评价「风格没什么改变」,颗粒无收。


 

这种失望延续到04年,金曲奖评委在周杰伦、王力宏、陈奕迅、陶喆和伍思凯中,把最佳男歌手颁给伍思凯。

 

那时的金曲奖是华语地区最权威,也最难预测的奖项,最终结果只会在现场公布,期待和失望都真实地写在脸上。

 

后来在《七里香》里,周杰伦写了一首《外婆》,表示自己对于金曲奖的不满:

 


好像随他们高兴就可以彻底的否定

否定我的作品

决定在于心情

想坚持风格他们却觉得还欧颗

没惊喜没有改变

我已经听了三年

我告诉外婆

我没输不需要改变

 

执着于金曲奖的又何止是周杰伦。

 

张惠妹在第21届金曲奖里,靠着《阿密特》获得最佳女歌手,在台上哭着大喊:「拿金曲奖真的好难!」

 

蔡依林在第18届金曲奖上爆冷获得最佳女歌手,不禁在台上委屈地说曾经:「很不看好我的人,谢谢你们给我的打击,让我更努力。」

 

王力宏在1999年凭着《公转自转》成为了金曲奖史上最年轻的歌王。

 

而在2005年,王力宏与黄立行等人同时提名金曲奖,台上颁奖的莫文蔚当晚莫名口齿不清,把最终的得奖人「黄立行」念成「王立行」。

 

得奖心切的王力宏,刚听到「王」字一出口,就兴奋地跟周围的人拥抱,冲到台上领奖。

 

随后在主持人陶晶莹的更正下,王力宏尴尬地摸着那座不属于自己的奖杯,在台上与黄立行合了影。

这是金曲奖历史上最著名的乌龙事件,那是天王天后们的曾经,那是还能用作品论成败的时代。

 

也有人对于奖项无所谓。

 

第一次出席金曲奖的王菲,靠着专辑《将爱》毫无悬念地摘得最佳女歌手。

 

王菲的获奖感言,到现在都是金曲奖的经典时刻:

 

「我会唱歌,这我知道,所以对于金曲奖评委给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的肯定。」

 

王菲留下这句话后,隔年宣布无限期退出歌坛,再无参加过任何颁奖典礼,《将爱》也成为她的最后一张正式专辑。

 

2011年,金曲奖终于肯把「最佳国语男歌手」的奖颁给周杰伦,可那时周杰伦已经不需要这个奖来证明自己了。

 

曾经带着外婆参加,还把金曲奖写到歌曲里的周杰伦,最后缺席了自己第一个最佳男歌手的颁奖现场。

 

世事如烟,就像那届获得年度歌曲的《给自己的歌》,李宗盛所写的:

 

「想得却又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2008年,罗大佑、李宗盛、周华健和张震岳四个老男孩,组成了纵贯线,举办了轰动乐坛的世界巡回演唱会,希望能再拉一把台湾音乐的颓势。

 

这首《给自己的歌》,是李宗盛在纵贯线最后一张专辑《南下专线》里,对自己早年经典作品《寂寞难耐》的回应。

 

歌里有遗憾,有无奈,有人生的感叹。

 

李宗盛靠这首歌在2011年的第22届金曲奖上,揽得三项大奖,却没有出席最后的颁奖典礼。

 

三年之后,同样的状况再次发生了。

 

靠着一首《山丘》,李宗盛在2014年的第25届金曲奖上,再次夺得包括「最佳年度歌曲」在内的三项大奖,却并未拒绝出席颁奖典礼。


 

他曾说,自己写《山丘》写了10年,这首歌是对他人生成败的一次回顾,也可以看做是台湾乐坛几十年,潮起潮落的一次回首。

 

从民歌运动开疆拓土,到滚石飞碟的十年相争,再到周杰伦、王力宏、林俊杰、孙燕姿、蔡依林、张惠妹等几人创下的华语乐坛盛世。

 

蓦然回首金曲奖三十年,才发现这些美好岁月,转眼已成烟云。

 

 

当历史性瞬间发生的当下,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就像蔡琴给新闻局局长写信时,她不知道自己将促成华语音乐里最权威的奖项;

 

就像周杰伦从罗大佑手里接过最佳专辑的大奖时,他不知道自己将开启华语音乐的巅峰时刻;

 

就像李宗盛拒绝参加金曲奖颁奖晚会时,并痛骂创作者提供「猪食」时,他不会想到自己预言了华语乐坛的全面崩坏。

 

 

但有些历史就如草灰蛇线般,总能从中找到改变的轨迹。


2000年,金曲奖首次开设「最佳乐团奖」,第一个获得这个奖项的乱弹阿翔在台上振臂高呼:


「乐团的时代来了!」


而台湾乐团的真正爆发,却足足等了快二十年。


当五月天和苏打绿连续多年获得最佳乐团后,新力量终于来了。


2017年28届金曲奖上,草东没有派对获得了包括「最佳年度歌曲」在内的三项大奖。


他们甚至在「最佳乐团」这一奖项上击败了五月天,成为当届的最大黑马。


当五月天转头向草东没有派对握手祝贺时,交接棒又传下去了。


从这一年开始,台湾独立乐团开始发光。


去年的金曲奖上,茄子蛋获得「最佳新人」,他们的《浪子回头》在今年年初时火了一把,新歌《浪流连》又提名今年的「年度歌曲」;


去年提名最佳乐团的甜约翰,与草东没有派对、落日飞车和Deca Joins一起北上,在内地各大音乐节上驻扎流连,成为颇受追求的一股乐队风潮;


旺福、皇后皮箱和宇宙人,都参加了《乐队的夏天》并且表现不俗,跟着内地的另外几十支乐队一起,宣告乐队的时间已经到来。



谁都难以预料,下一次乐坛盛世将在何时来临。


但这么多年的乐坛故事,也在一次次验证着同一个道理:


当落入低谷时,会有下一个人接过接力棒,继续向上攀爬。


金曲奖30年了,时间不长,却在一次次历史的交替中,沉淀出音乐独有的厚重。


回顾这些沉浮往事,金曲奖在这些事实变迁中,安静地讲出了太多的道理,比如:


谁都会老去,也会慢慢不再适应时代,哪怕你是李宗盛,但时间会赋予你不一样的味道;


谁在面对无常世事时,都是无能为力的,哪怕你是张雨生,但你留下的作品,会向所有人证明你来过;


谁也不能在最好的时候,得到最想要的东西,哪怕你是周杰伦,但如果你注定是传奇,谁都无法掩盖你的光芒。

其他相关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已婚人妻和少妇?

阅读: 342
当谈到男人的情感和欲望,这个题目或许会让人产生一些疑惑和误解。然而,这个问题也正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涉及到人性、社会、生物学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男人喜欢已婚人妻和少妇并不是普遍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现象中的一小部分。男人的情感和喜好因人而异,无法简单地用一种模式来概括。然而,对于那些确实对这类女性产生兴趣的男人,背后可能存在一些心理和社会因素。一方面,已婚人妻和少妇可能给人一种成熟、有魅力的感觉。成熟的女性通常在情感、社会经验方面更丰富,这种经历会让她们显得更具吸引力。此外,一些...

中年女性显气质,学会这7个摄影姿势

阅读: 233
人到中年身体发福是常态,但岁月沉淀的气质,是无法抹去的。遇事沉稳,穿着从容大气。所以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中年女性,通过拍照的方式,记录生活,定格魅力。那我们该如何摆姿势呢?今天摄影自学班,就来跟你分享,适合中年阿姨的7个拍摄姿势,更显韵味。一、拍背影,显神秘...

BDSM系列四:三大基本原则即安全、理智和知情同意

阅读: 143
你已经了解了BDSM的含义,澄清了一些误解,也了解了基本的玩具。或许你仍然有很多关于BDSM的问题,不要担心,下面回答一些常见问题。如果你的问题在本文中没有得到解答,你也可以给我私信交流!01...

什么?有一家教绳艺的学校?

阅读: 89
所谓捕绳术起源于古代日本,物资向来匮乏的岛国,捕快们只能用绳索綑绑犯人。由于日本处于长期分裂的状态,各自藩国就创立出自己的独门流派,到江户时代为止,日本已发展出150个以上捕绳术流派。身份越高的人,能够享受到的捆绑待遇也越高级。例如大将级别的捆绑方式最为复杂,随着官阶越来越低,所使用的捆绑方式也越简单。...
孤寡M如何自救?

孤寡M如何自救?

阅读: 116
很多爱好都需要搭档,就像一个好的逗哏得有个捧哏,再好的D也得有个好S,才能旗鼓相当,相得益彰,相辅相成,快乐翻倍。但是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没有快乐的伴侣也不能把自己搞成压缩饼干吧。...
我来说两句

专题•杂文 |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专题•兵器 | 中国军机系列



专题•打假 | 揭穿西方伪史



专题•人物 | 摇滚教父崔健



专题•人物 | 魔岩三杰传奇



专题•情怀 |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