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语歌手成千上万,为何只有他成为歌神接班人?
陈奕迅曾被认为是歌神张学友的接班人,在风起云涌的华语乐坛以一首《K歌之王》浓墨重彩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自此,无人忘记。
在87年谭咏麟宣布不再领取各类音乐奖项后,张国荣也在两年后选择直接退出了乐坛。
在彼此歌迷疯狂的嘈杂声中,身处音乐事业巅峰的两位殿堂级歌手都不堪重负。
至此,八十年代香港乐坛旷日持久却又极为白热化的谭张争霸落下帷幕。
在近四年的时间中,两人几乎包揽了所有的音乐奖项,难分伯仲。
而大多同时期的优秀歌手也在两人的重压下度过了自己才情卓越的时期,看似遗憾,这种竞争却让港乐甚至香港娱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两人相继暂时告别歌坛,短暂平息的香港乐坛在轻微喘息后,又迎来了另一次席卷全国音乐世界的风暴。
四大天王终于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谭张争霸的推波助澜,终于让香港音乐完成了加速推进。
93年,《吻别》专辑的发行为张学友奠定了后来者难以超越的乐坛地位,同时也承接了之前20年港乐的积累。
由此,从七十年代中期,歌神许冠杰为港乐揭开序幕。
八十年代末期的谭张绝代双骄,到九十年代的歌神张学友,港乐在30年间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盛世顶峰。
但在风光无限盛世强音之中,后继乏力的港乐却是否能够逃脱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的命运?
而接替张学友可以延续盛世的歌手又是谁?
郑中基,谢霆锋,无数歌手影星被冠以四小天王,天王接班人的称号。
但回首接近20年时间之中,关于张学友之后接班歌神的,被歌迷讨论最多的人,无疑是陈奕迅。
1995年,Eason在新秀歌唱比赛中夺冠出道。
迈进千禧年,两岸三地华语乐坛呈现风起云涌,波澜壮阔之势。
2000年华语乐坛佳作频出,内地与台湾争相赶上,港乐遥遥领先的优势逐渐被磨平。
刚刚被夕阳红粉丝团打榜超话过一亿的老Jay Chou小公举,那时还刚刚在10天内写出50首歌,推出第一张专辑《Jay》,第二年《范特西》继而大卖。
同一年,孙燕姿在台湾出道,《天黑黑》豪夺金曲新人奖。
内地乐坛,朴树青涩的唱着如今被盘尼西林翻唱,令亚东掩面的《New boy》,被众多90后家长“夸奖”这个发型并不“朴素”。
而此时的香港乐坛,张学友刚刚拿下代表无上荣誉的香港金针奖,四大天王的气势稍有间歇,谢霆锋用其不服输的个性和曲风,吸引走年轻人的目光。
而现在回想,此时更无法让人忽视的应当是26岁的陈奕迅。
他在千禧年发行《K歌之王》,在一片喧嚣之中,安静的唱出英皇公司在市场和音乐之间寻求平衡的作品,在港乐中终于掀起不小波澜。
但在内地乐坛,却依然风头不盛。
次年,发行林夕用60余首歌名再填的国语版本《K歌之王》。
直到03年,红遍内地的《十年》发行,同时期粤语“病态三部曲”也相继问世。
黄伟文的词与Eason的情绪处理,演唱风格,声线音色配合的相得益彰,极度契合的作品直击人心。
大多内地乐迷却还是仅仅知道他是唱《十年》的歌手,而其他歌曲却所知寥寥。
03年4月哥哥去世,情深不寿,人生无常。当惊才艳绝的人过世,歌迷也同时惊醒。
95年到03年,浮沉几近十年。
直至05年一首唱法爆炸的《浮夸》面世,歌迷们才终于正视一直在坚持的陈奕迅。
05年之后的港乐,进入了陈奕迅的时代。从千禧年之后,在英皇时期的积累逐渐转变成了碾压性的硬实力。
连续9界叱咤乐坛最受欢迎男歌手,几乎每年的专辑都有传唱度特别高的作品。
06年11月发行的专辑《What’s going on..?》,后来被大多数歌迷在歌荒时翻出来反复听的封神专辑。
其中《裙下之臣》、《富士山下》、《白玫瑰》都被反复翻唱。
第二主打歌《富士山下》更是一举拿下多项大奖。
林夕在与陈奕迅几次合作后,为其深情款款又低眉婉转的演唱风格量身填词,将爱情的细腻幽怨与诗意的温柔缠绵相融合。
富士山不能拥有,爱情的悲喜是否可以如化学反应般被当做虚无?
看似云淡风轻的低诉难掩满腔的深情,Eason看似轻易却又极其稳定的气息运用完美地诠释了歌曲的主旨。
而这个主旨正是每个人都在或多或少掩藏的曲折心事,你知道曾在心底的悲喜,苦无表述,或者难以言喻。
Eason和林夕用《富士山下》缓缓的,极轻的告诉你。
与林夕相同,为Eason填词成就多个经典的还不得不提及另一位词人,黄伟文。
古人在词曲创作中,也有以韵位疏密和句读长短来表达情感的做法。一般谐婉的曲调,韵位均匀,多选平声。
而同一曲调中,句句押韵的一段,多为声情相较更为迫促。
“下半生竟再开学,入迷的终于醒觉,移走最后的死角。”
在一起经历了太多起起落落之后,两人的默契已无需赘述。
2011年的一首《苦瓜》,黄伟文在副歌部分运用平声入韵,少有的将快意人生放下,转为先苦后甜的大彻大悟。
正如后来12年张学友唱《定风波》,“满堂盛宴,不如一碗细面”的洒脱,于平淡中重新理解“半生瓜”。
正如歌词所写一样,下半生再开学,在多个经典之后Eason并没有裹足不前,而后而尝试多种曲风相融合。
13年的专辑尝试了电子乐、弦乐、民谣吉他等多种音乐元素相融合。
在工作中,十年如一日的要求自己精益求精。
Eason曾在节目中说,对待自己的麦克风,就如和它恋爱一般。
而在歌曲演绎中,对每字每句的深挖细节更是让他的歌无可挑剔。
“无条件唱陈奕迅”的现场,只有钢琴伴奏,没有任何和声,没有乐队的配合,没有效果器。
仅仅靠嗓子,对气息的把握,对情绪抒发的控制,极其工整的完成了作品。
而这个现场作品的演绎也同样有不低于CD的艺术性。
如今谢霆锋在钻研十二道锋味,林俊杰给周杰伦超话打榜,歌迷大嚷,“除了不出专辑,哪都有你俩。”
学友歌神已近花甲,仍然很忙。
许冠杰70岁时仍在红磡开演唱会。
而Eason能否成为普世意义,毋庸置疑的歌神?
作为歌神的接班人能否让港乐再有佳作,最终是否能够领奖金针,确实令人充满期待。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