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羽,最美贝斯手

摇滚青年 阅读: 212

“我不希望大家过于关注外貌,希望回归音乐本身。”

这是蒲羽跟我说的第一句话。


乐迷们说,蒲羽是中国第一女贝斯手。

说实话,开始并不知道她的存在,直到去搜集素材时才感叹:粉丝们诚不欺我。



长发、花臂,舞台上的蒲羽像个女战士,飒、美、野。

滚圈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赵梦的腿,陈思江的腰,付菡的嘴,蒲羽的脸。


在女乐手本就稀缺的滚圈,她们除了要接受乐迷们挑剔的专业评判还要接受外在审视。

但蒲羽想说不。


她告诉我:“我不想大家太关注颜值,因为我在音乐这条路上,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和大多数天赋异禀的摇滚乐手不同,蒲羽说她并不是天赋型,是一步一个脚印在做音乐。


从高中接触贝斯,毕业后去迷笛音乐学院进行系统学习,然后奔走于各大livehouse和音乐节现场。

蒲羽一直在地下摸爬滚打。


曾经是北京老派金属乐队裂缝乐队的贝斯手,去年她跟着张蔷一起巡演,还成立了属于自己的乐队:雾也至


和蒲羽聊天的那个下午,她像只刺猬,坚硬、倔强又较真,但内里又非常柔软。

这样的反差让人着迷。



以下内容来自摇滚客&蒲羽专访。


蒲羽与音乐的渊源要追溯到读书时期。

单亲家庭的独生女,这样的人设让处于青春期的蒲羽变得敏感、沉默。


按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


“我不爱社交,我有自己的世界,非常丰富。”


这个世界里有文学,有音乐。


初中时期蒲羽就把自己埋进书籍里,读苏童,读余华,读村上春树......


她比同龄人早熟太多。

一次在村上春树的书里看到披头士,她就偷偷记下名字,把歌存进MP3里。


那时候,书里提到什么音乐她就去听什么。


当同龄人在听许嵩、汪苏泷、徐良时,蒲羽那时候就接触了摇滚乐,听Green Day、Blur、Red Hot Chili Peppers......


“那时候觉得这东西酷,比学习好玩太多。”蒲羽告诉我。


摇滚乐的反叛精神加上青春期的躁动,让高中时期的蒲羽变得非常叛逆。



(高中时期的蒲羽)



无锡市的重点高中,在一群穿着校服,仿佛每个都是复制粘贴的学生里,蒲羽总是最乍眼的。


她总是奇装异服,穿皮衣,画眼线,染头发。


蒲羽这样解释自己的服装:“现在想想很二,但那个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像艾薇儿。”

就这样她成为校园风云人物,老师眼中的刺头。


她跑进广播室放自己喜欢重金属,还在QQ空间写下一篇文章控诉老师歧视学生穿着,成日不写作业......


和小说里的问题少女打架混日子不同,蒲羽不写作业的时间全部在练琴、练琴、练琴......



(蒲羽读书时期练吉他)


初中的时候,蒲羽练吉他,到了高中组乐队,乐队里差一个贝斯手,她就揽下贝斯的活。


蒲羽说:“遇到了会热爱整个人生的乐器。”


那时候没有老师带,她就买一本《地狱贝斯》,每天研究,每天练。


高中晚自习九点半下课,别人下课就回宿舍睡觉,她得练琴,一练就是深夜。


等到高三,其他同学都忙着准备报考,蒲羽筹备着去迷笛音乐学校。


关于在迷笛的时光,蒲羽这样说:“我很感谢摇滚乐,让我摆脱了应试教育。在迷笛学校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


蒲羽:“热爱这个事物的本身 ,而不是热爱这个事物的附加值。”

对于蒲羽来说,站在舞台上享受掌声和欢呼并不是最重要的,她更享受自己沉浸在音乐创作里的快乐。




来到迷笛的蒲羽像是不再另类,因为这里太多另类。


学专业技能、组乐队、露营看音乐节,每天过得自由又快乐。


蒲羽师从刘君利老师,关于这个老师有多牛逼 ,一页百度百科都介绍不完。



中国摇滚乐鼎盛时期的老前辈,曾经和臧天朔等人组过乐队,而后加入教父崔健的乐队,做御用贝斯手,曾经还给田震、许巍、水木年华等人录制歌曲。

严师出高徒,蒲羽就这样跟着刘老师上完大课,又去家里上小课。


蒲羽说:“那时候觉得太难了,但是越难越兴奋,一定要挑战。”

不畏难,加上几年的勤学苦练,蒲羽顺利迷笛毕业,走向更大的舞台。



(蒲羽第一次上迷笛音乐节)

后来蒲羽参加各种音乐节,给各种乐队弹贝斯,也给明星弹贝斯,比如刘力扬和苏见信。




按她自己的话来说,都是干活、挣钱。


让蒲羽第一个产生感情的乐队是裂缝乐队。


2016年,蒲羽加入裂缝乐队,北京激流金属的前辈乐队。


蒲羽是乐队中唯一的女性。


我问她:“为什么会选择金属?”


“因为它更直接,具有原始的生命感。”她回答。


这种冲撞、真实、强劲的生命力正是蒲羽内核的性格。



蒲羽进乐队时,裂缝已经成立了近十年时间,里面都是老炮。


初生牛犊不怕虎,她看见网络招募贝斯手的消息,大胆地递了自己弹琴视频,成功进入这支老炮乐队。


在老炮们的严格监督下,蒲羽技术飞速长进,跟着裂缝全国巡演。


她说:“裂缝巡演也是我第一次自己乐队全国巡演。去了很多城市,坐绿皮火车,一个礼拜飞两三个城市。大迪,经纬,小孔,哲哥他们都很照顾我。”


也是从这支乐队开始,她慢慢被乐迷们看见。




因为专业过硬,乐迷在夸她美的同时,都要加上一句:“贝斯弹得6到飞起。”


雾也至意为“雾也到达世界。”

去年雾也至乐队成立,蒲羽自己的乐队,由三人组成,吉他手王子石,鼓手江江。


她担任主创、主唱和贝斯




因为有强烈创作和表达的欲望,喜欢写歌词,喜欢学习编曲,蒲羽越发需要有一个载体去更加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成立了雾也至。


雾也至的歌颠覆了之前蒲羽金属的风格,而是Funk、电子和流行。


以我自己的听歌习惯,我更喜欢蒲羽的雾也至乐队。


《千叶城》这首歌一直是雾也至的开场曲,前奏就是蒲羽一阵抓耳的贝斯声,编曲上把solo都给了贝斯,独具蒲羽特色。




“雾也是我虚构的一个人物,以他为载体去记录一些客观存在的记忆,审美,沉思。去完成一些我们存在于世,被规则束缚,无法亲身体验及释放的那些情绪幻想。”蒲羽这样解释名字的由来。


和现在烂大街的情情爱爱小清新的曲风相比,雾也至要沉重很多。


比如这首《东方之海》:


“疫情期间发生的各种社会新闻,我们作为旁观者,其实很难切身体会他人的痛苦和绝望。

一些感触比较深的,比如因为疫情防疫政策,各地三甲医院暂停接诊,许多重症需要化疗的肿瘤病人因此耽误治疗死亡。以及一些频发的社会暴力事件。

疫情打破了我们以为身处和平年代至少能够得到基础生存保障的幻觉。

东海算是一种隐喻。大时代行进,他们被浪淹没,仅促成一篇很快就被删除的新闻。很无奈。”

谈到这首歌创作的初衷,蒲羽花了大篇幅去解释。


“希望我们能记得被浪淹没的人,保持独立思考。”她补充到。


想说的话,关于时代,关于个体,都写进了歌里,以雾也至的态度。


雾也至乐队9月10日会在贵阳演出,期待在现场见到大家。

近两年,靠综艺出圈的乐手多,女乐手也多,赵梦、刘恋、石璐......


以蒲羽的实力和外在,上综艺是个不错的选择道路。


艺术关乎爱与生命,艺术市场才关乎于钱。

关于这个两个选项,蒲羽选择前者。


她说:


“我对人生的期望是能把琴弹好,好好创作。至于资本是否会摧毁这些,我不确定,但我知道国内尚存很多未参加综艺,仅通过优秀作品,自媒体运营,就能保证票房售罄的独立乐队。还有很多可能粉丝不过万,但是一出手弹琴就超绝的高手。这都是我可以去努力的方向。”

这是年轻音乐人中少有的态度,也是现如今中国摇滚乐稀缺的东西:坚持自我,坚持初衷。

蒲羽这篇采访我花费很长时间,和蒲羽什么都聊,聊家庭、聊上学时期,让我亲切地喊她“扑鱼”,但是一提到关于音乐的东西,她会非常较真,斟字酌句。

提到中国第一女贝斯手这个称号,她总是否认,说这玩意儿说出去容易挨骂。

不带任何头衔,光看蒲羽这个人,我看见中国摇滚乐最原始的生命力和真诚。


其他相关

人妻熟女少妇,真的就活儿好吗?

阅读: 629
有句俚语极其俗: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天生淫魔、性学大师登子,告诉我:“年轻女孩有什么意思?人妻、少妇,才是最有味道的。”她们浑身散发着成熟女人的气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男人一拍屁股她就明白换什么姿势。而且这些久经人事的女人会让你舒舒服服。这样的女人能不讨人喜欢么?...

中年女性拍照片,学会这6个摄影技巧,照片自然优雅大方好看

阅读: 248
中年女性拍照片,学会这6个摄影技巧,照片自然优雅大方好看图1:中年女性,怎么拍出来自然、优雅、大方好看的照片呢?摄影自学班,今天这篇教程,为你准备了6个摄影技巧,每一个都很实用,涉及到生活当中的多个场景,无论你是用手机摄影,还是相机摄影,...

女秘书的内衣诱惑

阅读: 267
...

BDSM是一种释压方式吗?

阅读: 150
失恋了,当雨湿冷落下的时候,心痛无处安放……晋升无望,明明那么努力,文件上却是别人的名字……最珍视的人,也许会伤害你最深……最在意的事情,却没有取得最好的结果……...

《解禁男女》,韩版《五十度灰》里隐藏情欲的捆绑故事

阅读: 103
捆绑就是心理变态吗?嗐,都4202年了,请不要再把“SM”和“变态”画上等号!它只是城(成)里(年)人之间的一种“释压游戏”!被称为韩版《五十度灰》的《解禁男女》改编自漫画,男女主的颜值让电影增加许多看点,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选角。而这部电影最重要的就是带大家认识BDSM文化,由心理到身体上的权力转移关系所组成。...

字母圈到底哪里迷人?

阅读: 128
什么样的BDSM是健康的?如果BDSM有风险、有意暗中伤害、或是强迫性质的,那它就是不正常的。安全的、不存在暗中伤害、没有强迫的就是健康的。BDSM也许只是小众群体的爱好,广义的受虐行为可是广泛存在。比如有人可以从揭开结痂的伤口、往背包里加重物提升安全感、睡觉的时候身上压着被子等行为获得受虐的快感。...
我来说两句

专题•杂文 |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专题•兵器 | 中国军机系列



专题•打假 | 揭穿西方伪史



专题•人物 | 摇滚教父崔健



专题•人物 | 魔岩三杰传奇



专题•情怀 | Think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