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的国产科幻,脑洞有多大?
近日,电影《宇宙探索编辑部》正在热映。
影片主人公唐志军是一家诞生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科幻杂志——《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编。现如今的杂志社日渐冷清,唐志军穷困潦倒,却依然痴迷于寻找地外文明。终于有一天,他接收到了一个疑似来自宇宙深处的异常信号,他召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伙伴们,再一次踏上寻找外星人的未尽之路。
《宇宙探索编辑部》剧照
鲜为人知的是,影片中的《宇宙探索》杂志社的原型是创刊于1981年的《飞碟探索》杂志。
1988年第3期的《飞碟探索》杂志封面
其实,熟悉科幻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科幻文学已经有百年的历史了。
晚清科幻小说与家国情怀
科幻电影脱胎于科幻小说。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学中确实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但是,中国古代的奇幻、神话和志怪小说中就已经孕育了“科幻”的萌芽。现代意义上的科幻小说在晚清时期由西方传入中国,最早传入中国的科幻小说是华盛顿·欧文的《一睡七十年》,这篇小说于1872年在《申报》上登载。1891年,爱德华·贝拉米的《回头看纪略》传入中国后,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此后,外国的科幻小说源源不断地被翻译、引入中国。
1900年,薛绍徽和陈逸儒翻译了凡纳尔的小说《八十天环游地球》(当时译名为《八十日环游记》),随后,他的其他作品《空中旅行记》《月界旅行》《地心游记》等被陆续翻译问世,这股凡尔纳热潮一直持续到民国建立以后。
地球在不断缩小,越来越为人类所了解。来源/电影《八十天环游地球》截图
除凡尔纳以外,还有日本的押川春浪、英国的哈葛德、法国的佛林玛利安等人的小说被翻译出版。在大量翻译作品的刺激和影响之下, 1904年,第一部中国人原创的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小说》诞生了。
荒江钓叟的《月球殖民地小说》(这篇小说并未连载完成,到玉太郎欲通过“气球”去往月球,并渴望移居月球便戛然而止)讲述了龙孟华因报仇杀人,携妻儿南逃广东,在逃亡过程中。他们所搭的轮船遭遇风浪,龙孟华与妻子失散。龙孟华在日本人玉太郎的帮助下,搭乘“气球”,从亚洲转向欧美,又到达非洲、大洋洲等地,经历诸多劫难,最终寻回妻子。还在高人指点下找回“登月”的儿子龙必大,最终全家得以重聚。
书中龙孟华搭乘的“气球”兼具多功能用途。外面晶光烁烁,内部更是大有乾坤,有客厅、操场、卧室和餐厅。而且这架大工具操作起来还十分便捷,欲降落时只需坐在一个机器椅上,拨动机关就能轻轻落地,人跨出来后,座椅还能立刻缩回到气球下面。除此之外,在遇险之时,“气球”还能变为武器向下面开炮,甚至还能乘坐气球登月。看来,作者对载人航空工具的构想可谓相当超前。
实际上,早在18世纪,法国人就发明了热气球,后来热气球被法国人作为一种新式武器在战争中使用,可以在气球上掷放炸药。当时《清议报》报道,德国军队使用的新式气球行驶四百里只需六个钟头。到了20世纪初,气球在欧美诸国已经成为普通人都可以使用的观光工具。作者正是在对西方先进科技的认知基础上,虚构了书中的“气球”。
此外,小说中对医疗技术和外科手术的想象同样极为新奇大胆。书中描写医生为昏迷中的龙孟华“洗心”,仅用一块透光镜照出心房上蓝血占十分之七,剖开胸瞠把心脏取出后用药水洗涤,洗完后将心脏放回,不需要缝合,用药水擦拭就能恢复原样。另外,文章还涉及对电报、电灯、五彩电光衣等新式电器的描写,甚至还有对农业机械化、人工控制天气(人工酿雪、酿晴)等描述。
《月球殖民地》小说
《月球殖民地》之后,中国的原创科幻小说成燎原之势,较为出名的有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光绪万年》,包天笑的《空中战争未来记》等。这些小说大部分是中长篇,刊登在当时最流行的期刊上。有些在连载结束后还专门出了单行本,并不断再版,形成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高潮。
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题材十分丰富。有描写未来战争的,如包天笑的《空中战争未来记》描写了英、德、俄三国在20世纪10至30年代展开了一场空中大战,最后,空中飞行船制造尤为发达的德国获胜。作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提醒中国关注飞行制造业的发展,以免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吃亏。还有对国家未来的政体进行畅想的,吴趼人的《光绪万年》,讲述到光绪一万年时,借助彗星的力量,使得阴阳易位、寒暑易节,中国因此实现了立宪。甚至那时的科幻小说还出现了女权意识,海天独啸子在他《女娲石》中,创造了一个女性爱国组织“天香院”。
这些小说通过对科技、军事等诸方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于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设想和建构。这些小说几乎都包含对未来高科技的幻想,强调科学进步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借小说唤醒民族意识,使得中国更加繁荣强大。
晚清这一次科幻高潮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科技的态度发生巨大转变,他们大力引进跟西方科学相关的各种著作,并期望借此启迪民智。除了西方科技知识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普及,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也为科幻小说的蓬勃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在梁启超“小说界革命”口号的引导下,作为“新小说”之一的科幻小说被寄予 “改良群治”的厚望。在晚清科幻小说中,“科学”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力,还寄托着当时国人富国强国的理想和愿望。
梁启超
“科普化”与“少儿化”的畸变
民国时期,由于时局动荡、人心惶惑,科幻题材作品的创作也进入低潮,直至新中国成立后才再次发展起来。
20世纪50年代,出于工农业建设的需要,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许多年轻人开始从事科幻文学创作。同时,在政策指引下,科幻小说被纳入“科学文艺”之中。科幻小说迅速发展,又一次承担起普及科技知识的职责。当时,正处于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次科学大普及(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科学大普及为“五四”运动前后。该说法出自中国科普作协成都科普学研究小组编:《科普学文汇》,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科普网络,当时的科幻小说作为“科普队伍的一支轻骑”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1949-1976年期间出版发表的科幻小说共有100余篇,由于当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加之苏联科幻小说的影响,这些作品多围绕着宇宙空间探索与生产生活科技想象两大主题进行展开。
目前,科幻界倾向于把郑文光1954年发表的《从地球到火星》看作是新中国第一篇完整意义上的科幻小说。这部作品发表后引发了北京地区的火星观测热潮。它讲述的是:在火星离地球最近的一年,科学家赶造了两艘火箭船,准备上火星探险。一个叫珍珍的女孩要求跟随其担任火箭船驾驶员的父亲远行,没被批准,她就带着弟弟和同学偷偷驾驶其中一艘火箭船离开了地球向火星飞去。以珍珍乘坐星际交通工具前往外星的形式介绍和普及天文知识,将科幻与科普很好结合在一起,科幻小说就这样实现了对年轻人的科普教育。
郑文光
1957年,郑文光发表了对其来说最重要的作品《火星建设者》,这篇小说是我国第一部获得国际奖项的科幻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人类不再止步于登陆火星,而是有计划地对火星展开改造,包括建设农场、实验室、生活区域、工厂,设置民航班机等,人们已经在火星上培育出了新的农业品种,如小麦、猪、鸽子、兔子等。在文中,地球人对火星的建设计划始于1988年,并在2001年就初具成效。就当时世界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显然不可能如期完成,更大程度上增加了“幻想”的程度与比重。同时,文中的“火星建设者”也似乎没有明显的国家壁垒,而是共同为建设全人类的“第二家园”而努力,这也侧面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共产主义的期望和信心。
由于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过分重视科普作用,反而使其普遍“少儿化”,大多面向少年儿童,被打上鲜明的儿童文学印记。但其在科普教育职能之外,还以描绘蓝图远景的方式,赋予当下时刻以前进的动力。
总体而言,五六十年代的科幻小说尝试在科学幻想、新中国的时代特征以及科学教育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与理念的同时,向社会传递科学引领建设的价值观。
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1978年,《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出版开启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和“科学的春天”口号的提出,科幻小说在原有的创作基础上迎来一次转型。
1978年8月,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面世,该书印量高达100多万册,可谓畅销一时。书中讲述了记者小灵通在梦境中登上一艘开往未来市的气垫船,在船上结识了小虎子和小燕兄妹俩。气垫船直接开上未来市的码头,小虎子的爸爸妈妈开着水滴形状、没有轮子的汽车来接他们。这种汽车跑起来就像在地面上飘行,所以又叫飘行车。乘飘行车非常安全,它安有自动避撞和自动紧急刹车装置。
《小灵通漫游未来》小说封面
在小虎子家里,小虎子的曾祖父正和机器人铁蛋下棋。老人虽然曾在67岁、96岁、108岁时生过三次大病,但依次换上了人造肺、人造肝脏、人造心脏以后,身体非常结实,凭借装在耳朵里的助听器、嵌在眼睛里的老花镜,他耳不聋眼不花。
从香烟盒似的半导体电视电话机里,小灵通听到了当日“天气协商结果”。小虎子解释,在未来市。人们已经能够控制天气,飞机喷洒“消云剂”“降雨剂”的方法简便易行。各个单位对天气的不同要求也可通过天气协商办公室解决。
小灵通还参观了人造粮食厂和农场。人们研究除了十分厉害的杂交技术,还研制出植物生长刺激剂,使庄稼不仅长得高大,而且生长速度非常快。在体验了未来的种种高科技后,小灵通乘火车离开了未来市。
现在看来,这篇小说中的许多科技想象在当代已经实现或者正在实现。比如微型电话、半导体和可视手表,器官移植如今也已经非常普遍。书中对“机器人的想象也十分具有预见性。探寻其背后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成果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凸显。计算机、互联网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国内作家们的科幻想象力得到了不同以往的激发。《小灵通漫游未来》中,科技融入到普通群众的生活中去,为个人与家庭增添了现代色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1世纪初风靡一时的“小灵通”电话,正是UT斯达康公司得到叶永烈先生的无偿授权命名的。
几乎就在《小灵通漫游未来来》问世的同时,《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发表了后来被看作是“中国科幻小说重文学流派的代表作”——《珊湖岛上的死光》。这部小说以一架双引擎飞机在太平洋上空的神爆炸为引子,讲述了这样的故事;隐居于远离喧嚣的一座小岛上专事激光器研究的华侨科学家胡明理(马太博士)被一个叫洛非尔的外国财团蒙蔽,他一直以为自己所从事的是一项用于和平目的、造福人类的研究工作。但随着青年科学家陈天虹的落难,以及随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马太博士终于看清了洛非尔财团将其发明成果用于制造尖端武器的险恶用心,他奋起抗争,用自己的生命粉碎了敌人的阴谋。
童恩正的这部科幻小说在纯文学杂志上发表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小说歌颂了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科学家,其中关于激光武器和原子电池的设想大胆而新奇,充满科幻元素,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部分。科幻构思与文学构思得到了较好融合。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正义感,也在故事情节的交织中得到强化。小说在1980年被拍成电影,成为1949年以后中国的第一部科幻电影。
新中国首部硬科幻电影。来源/电影《珊湖岛上的死光》截图
“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品在继承五六十年代宇宙空间探索与生产生活科幻的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和延伸。首先,宇宙航行主题突破了对于“近未来”科幻与太阳系的专注探索,在时间与空间上呈现出更加广阔的视角。如《冰冻的微笑》中的故事发生在2576年,《长寿人》则发生于2478年,《生命的呼唤》发生于2508年;物理空间上也不再局限于太阳、月球、火星等为人熟知的星球,而是出现了如玛雅星、人马座、天狼星、TX-11星球、A-PH星球等超出太阳系的外星球。此外,这一时期的科幻小说还涉及了对外星球生命的探索和与外星种族的接触与交流,这些新的创作理念都在很大程度上扩展了我国科幻小说的内涵,同时反映出典型的时代特征。
在“爱科学、学科学”风潮的指引和开放包容的社会氛围下,各地开始大量创办科普科幻杂志。1979年,四川省出版社成立了《科学文艺》杂志社(后更名《科幻世界》),这是中国第一个刊登科幻小说的杂志社。此后,《科学画报》《科幻海洋》等杂志相继创办。而前文的《飞碟探索》就是在这一次风潮中创办的。
当时报刊上流传着所谓十大“自然之谜”的说法,也就是一些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如百慕大三角的沉船谜团、玛雅金字塔的神秘符号、频繁出现的不明飞行物等。这些现象极大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当时全球各地的人们不断报告看到或拍摄到一些行为怪异的飞行物体,在当时的科学认识水平下,人们把不明飞行物与外星人等紧密地联系起来,不明飞行物由此成为“自然之谜”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在这个背景下,198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组织创办了《飞碟探索》杂志。《创刊词》还引用了美国儿童宇宙探险学会誓言中的几句话:“愿追随群星、和平与自由之光,让想象力超越智慧,让创造联系宇宙,跟着时空前进永不落后。”
《飞碟探索》创刊号。来源/王化鹏《<飞碟探索>创办小纪》
杂志一经出版便受到青少年和科技爱好者的欢迎和青睐。随着杂志的出版发行,《飞碟探索》的发行量从刚开始的2万多份逐步增加到20多万份,甚至接近30万份。在此期间,各地的“飞碟”爱好者还纷纷自发成立了UFO研究会,开展各种观测、研讨、写作活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飞碟探索》逐渐偏离了“探索UFO”的初衷,如今已成为一本严肃科普杂志。
然而,就在科幻小说井喷式发展之时,一场“科文之争”早已在酝酿之中。这一时期的科幻作品逐渐开始摆脱“科普”的桎梏,更多着墨于“幻想”,这招致了科学界的不满,受到来自科学工作者、科普编辑等人的批评。科学界普遍认为科幻小说只是“幻想”而非“科学”,1979-1983年间,类似的争议从未停止,且已不再止步于讨论科幻小说的内容是否符合科学,而是上升到精神文化领域,呈现愈演愈烈之势。
此后,科幻作家们封笔的封笔、转行的转行,整个80年代后半期几乎没有出现质量上乘的科幻小说。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戛然而止,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恢复元气。科幻刊物也纷纷“关停并转”,仅剩《科学文艺》(科幻世界)坚持下来, 至今成为中国科幻的一块金字招牌。如今大火的《三体》正是2006年开始在该杂志上连载。
在“黄金时代”,依托与科幻文学的科幻电影也有所发展。1980年《珊瑚岛上的死光》影视化之后,根据科幻小说《王府怪影》改编的《潜影》也于1981年上映。影片讲述有人目睹了在宁王府博物馆令人心悸的“鬼影”,警察罗捷为了查出真相潜入府中勘察,此时恰逢科学爱好者肖凌研制“招魂感应器”,在跟踪肖凌的过程中,罗捷发现肖凌女友好像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穿过重重迷雾,罗捷最终将案件侦破。严格来讲,这其实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恐怖片。加入“科幻”元素是为了给予恐怖片合理的“解释”和落脚点。
会从电脑里钻出来的兔子。来源/电影《疯狂的兔子》截图
此后,充满童趣的《霹雳贝贝》《魔表》《疯狂的兔子》等儿童科幻片也相继上映。另外还有科幻灾难片《毒吻》,这部影片特地为“世界环境保护日”拍摄。影片讲述了某化工厂一对青年夫妇喜得贵子,不料这对夫妇都相继中毒身亡,孩子被善良的女医生抱回家,父亲精心饲养的鹦鹉和猫又猝然死亡,原来孩子体内含有剧毒,而这些异常现象是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此后,每逢暴雨夜他必长大,到最后他长成大小伙子,并开始攻击他人。为了躲避人们的抓捕,他开始逃亡,并在逃亡中遇到一个姑娘。而这位姑娘在吻过他后也中毒身亡,这个青年终于在绝望之中以致最终被雷电劈死。影片用一种极端处理的方式提醒人类要善待自然,用发人深省式的结局对人类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痛斥。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的科幻文学在80年代到达高潮后逐渐回落、但1978-1983年的“黄金时代”还是为此后的科幻作品保留了火种。中国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科幻迷”群体,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黄金时代”作者的影响下打开了科幻的大门,有的还走上了科幻的创作之路,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幻世界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表达方式的转变,科幻影视也在科幻文学的滋养下成长起来。虽然在《流浪地球》之前没有出现较为出彩的科幻电影,但国人创作科幻作品的热情从未间断。而且,随着《三体》获得“雨果奖”,《流浪地球》票房大卖,近些年,科幻作品的再度兴起让我们看到,科幻的种子依然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抽出新芽。
参考资料:
武田雅哉,林久之;李重民译.中国科学幻想文学史[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尹传红.中国科幻百年(中)[J].中国科技月报,2000(04):4-7.
张泰旗,李广益.“现代化”的憧憬与焦虑:“黄金时代”中国科幻想象的展开[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6),63-79.
任冬梅.中国科幻小说诞生探源——晚清至民国科幻简论[J].山花,2015(21):120-129.
刘阳扬.科幻小说与“新时期”文学——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发表前后[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08):194-205.
吴岩.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J].社会科学文摘,2023(01):50-52.
李冰清. 从“科普”到“科幻”[D].上海大学,2021.
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人民文学》1978年第8期。
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年。
作者 | 西洲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