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从红色第一人到屠杀共产党,412政变是怎么发生的?
前言:
蒋介石作为当时的中国红色第一人,究竟为什么会违背孙先生遗愿,发动“四·一二政变”大肆屠戮共产党和国民党进步左派?
1.曾经的中国红色第一人——蒋介石,激进的共产主义者。
2.老树开新花,第一次国共合作——国民党这棵老树上开出中国共产党的新花。同时也为双方的矛盾埋下了种子。
3.新花夺舍老树,引起了老树的激烈反抗。本是新花的蒋介石,一系列变故触发了他的个人特点,最终无可避免地倒向了老树。
4.“四·一二政变”,国共两党的悲哀。
Part.1
世界上的事情常常很讽刺。
曾经,毛泽东是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彼时,毛泽东在国民党内的地位远高于蒋介石。
曾经,蒋介石是共产国际中央执行委员会名誉常务委员。彼时,蒋介石是中国红色第一人,在共产国际中的地位远高于毛泽东。
1916年,影响蒋介石一生的大哥陈其美被刺杀,蒋介石随大哥的大哥孙中山南下广东,结果江浙派系的蒋介石被粤军排斥。此后一直到1922年,蒋介石大部分时间在上海混日子。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革命者们,孙中山主动与苏维埃政府接触,希望吸取先进的革命经验。
蒋介石一向是大哥干啥,他就干啥。1919年1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今年拟学习俄语,预备赴俄考察一番,将来做些事业。”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蒋介石年谱初编》记载:
蒋介石十分推崇列宁及其布尔什维克,认为他们“意志坚定,精神紧张,久而不懈”,很羡慕列宁有一支强大且忠诚的军事力量,觉得中国革命所缺少的就是列宁的“劳农兵制”。
十月革命后,苏俄面对列强的制裁、封锁乃至出兵干预,都未能动摇其国本。蒋认为这是“其内部之团结坚强,实力充足,乃有所恃而无恐耳”。
蒋还认为依靠地方军阀帮助革命更是荒诞不经,中国革命应“恃有团结内部,放弃外交,以苏俄自强自立为师法”。
我个人猜测以上观点应该不是蒋自己的,而是模仿孙中山的观点。蒋年轻时是个没什么脑子的莽夫,这些与孙完全一致的观点,显然不太可能是蒋自己想出来的。
无论怎么都好,反正正好没啥事干的蒋介石有了“赴俄考察政治,为彻底解决国是之计”的想法。
1923年9月2日,蒋介石率团到达莫斯科,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考察。此时孙中山已经在苏俄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
在莫斯科期间,蒋介石先后读了《马克思学说概要》和《共产党宣言》。读完后蒋介石还在日记中写道:“久久领略其味,不忍掩卷”。
蒋介石觉得“苏维埃政府对于人民已有相当基础”,苏联红军“上下亲爱,出于自然,毫无专制气味”,“俄国武器研究及其进步可与欧美各国相竟,非若我国之窳败也。”
【窳(yǔ)败:陈旧破败。】
在鲁祖塔克向蒋介石详细介绍苏俄革命、新经济政策和民族政策时,蒋介石甚至一边听一边表示:“国民党向来把俄共当作自己的亲姐妹。”
从1919年接触共产主义到1926年“中山舰事件”前,蒋介石的表现完全是一个彻底的、坚定的共产主义革命者。
在这期间,尤其是在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蒋介石多次发表言论,坚定执行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
蒋介石曾说地主和富商是“我们最后的敌人”,认为社会贫富不均完全是由地主和富商造成的,“所以我们要革命”。
蒋介石还说过:“革命是为全体人类求幸福,尤其是对于劳动阶级。打不倒乡下的地主,敌人仍旧不能除去,仍旧要被他们压迫,没有出头的日子”。
1925年4月9日,蒋介石在《主义不行,党员之耻!》中说:
“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就是‘节制资本,平均地权’,明白地说,就是打倒资本家,反对大地主。这明明白白是为无产阶级而奋斗。······所以民生主义到最后一步,就是共产主义。”
1926年1月1日,《民国日报》发表蒋介石的文章:
“三民主义成功,与共产主义发展,实相为用而不相悖者也。······未有中国之国民革命,而可不实行三民主义者也,亦未有今日之国际革命,而能遗忘共产主义者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
1925年10月,蒋介石派自己年仅15岁的亲生长子蒋经国去苏联留学,并迅速加入苏联共产党。
1926年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六次扩大全会上,共产国际吸收国民党为共产国际的同情党,选蒋介石为中央执委会名誉常委。
此时,蒋介石才是中国共产主义红色第一人!
Part.2
前边的文章《历史丨百年烂党国民党,是怎么在娘胎里就先天不足的···》,我写过国民党与生俱来的几个先天不足:组织度松散;没有统一纲领,或者说组织目标模糊,无法团结全组织成员为之共同奋斗;争权,内斗。
孙中山先生革命多年,总结经验教训后也认为自己多年革命不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以上几点。
孙中山在与俄共接触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提出“新三民主义”、创立黄埔军校等。
孙中山的这些举措,几乎将国民党与生俱来的缺陷全部补完了。
在新三民主义中,孙中山终于提出了清晰明确的、大家都认可的、统一的政治纲领和党派应为之奋斗的目标。
“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直接团结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国民党获得了足够的基层支持,不再需要为了拉人头,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内斗、争权。
以黄埔军校培养出来的军事人才为基础,组建军队,保证了国民党组织的严密性,党内成员对党组织的忠诚性,组织度松散的问题也得以解决。
第一次国共合作给国共两党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合作之前,国民党是封闭式的精英政党,以少数知识分子为主,群众基础非常有限,出了广东省,老百姓们普遍认为国民党与一般军阀无异。
而正是中共与基层的联系,让国民党得以从封闭式的精英政党顺利过渡到以大众为基础的现代动员性政党,帮助国民党完成了新旧转换。
另一方面合作之后,21年才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借助国民党这颗老树的营养和根基,短短五年便发展壮大。
虽然合作起来,国共两党亲密无间,但并非没有矛盾。
孙中山曾说过一段话:
“(中g青年)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国民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俄国之革命党皆属有党政经验之人,不为此等少年所遇,且窥破彼等伎俩,于是大不以彼为然,故为我纠正之,且要彼等必参加国民党与我一致动作,否则当绝之。”
“吾人稍有凭籍,乃能有所措施。若毫无所籍,则虽如吾国之青年共产党与彼主义完全相同矣,亦奚能为?”
大意是孙觉得:中共青年还只是一群小孩子,苏俄那边的人都有党政经验,不相信啥经验都没有的小屁孩们,而相信有实力的国民党。
后来也确实是苏俄那边的共产国际按着中国共产党的头,逼迫加入国民党。
从孙的话里能很清晰地看到孙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我国民党是与苏俄的共产国际对等合作,你们啥实力都没有的中g,不过是受苏俄指派,来协助我国民党做事的。
说白了,我们两个大哥合作,你一个过来协助的小弟插什么嘴呢?有你说话的份么?
因此孙中山只允许中g成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而不承认是与中共联合、平等合作。
中g又是怎么想的呢?中g认为国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过渡,先帮助国民党完成资产和小资产阶级革命,进而发展到无产革命。
也就是说中g认为,我加入你国民党,不过是借助你的营养来发展,最后你的全部都会变成我的······
Part.3
大概在1920年以前,中国的革命者分为两派,非常激进的革命派和相对保守的改良派。
革命派认为要彻底地革命,彻底推翻现有的一切,重新建立一个新中国。
改良派认为推翻现有的一切代价太大,前景也不明朗,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良就可以了。
激进的革命派是左派,保守的改良派是右派,左激进,右保守。
1920年以后,中国的年轻人们对旧社会越来越不满,迫切要求推翻一切重来,改良派逐渐在年轻人口中成了反革命。
国民党内的许多“老”人,一方面受制于认知有限,一方面自己本身是旧社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当中不少人十分反对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组成了国民党右派。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尚且能以自己的个人威望压制住国民党右派,强行推进国共合作。
再来看中共这边。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中g成员多是年轻人,思想多是左派,加上又是中g负责基层工作,因此国民党在国共合作时吸收到的新鲜血液,几乎都是左派。
比如在黄埔军校中,校长蒋介石是左派,主任周恩来是左派,招进来的青年学生大部分也是左派,黄埔军校内左派人士占到了80%以上。
在苏俄逼迫中g加入国民党时,苏俄曾担心彼时只有400多人的中共,会被20多万党员的国民党溶化。结果却是短短一两年后,无论国民党内部还是外部,都认为90%的国民党党员处在中g的领导下。
在《历史丨蒋介石是投机主义者?忠诚的莽夫罢了!》里,通过对蒋介石早年经历的了解,我们大致了解了蒋介石的几个特点:慕强、忠心(重情义)、一股子莽劲,没什么脑子。
因为没什么脑子,他一直是大哥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1906年-1916年,大哥陈其美干啥,蒋介石干啥。陈其美被刺杀后,1916年-1926年,大哥的大哥孙中山干嘛,蒋介石就干嘛。
因为忠心,他坚定走大哥的路线。
孙中山在世的时候,蒋介石坚定地执行“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
1925年3月,孙中山在北京病逝。11月国民党右派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的灵前组成西山会议派,公开反对国共合作,电告国民党中央,要求“清党”,清除共产党。
此时的蒋介石,因之前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且在东征陈炯明时担任总指挥一职的经历,获取了国民党内大部分军队的指挥权。
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跟西山会议派之争,实际上的关键在于掌握军权的蒋介石。12月25日,蒋介石特别发表《告同志书》,对西山会议派大加批判,并说“总理的民生主义即是共产主义”,强调必能容纳共产党始为真正之国民党。
孙中山去世后近一年时间里,蒋介石仍旧忠心坚持大哥的大哥的遗志。
还是因为忠心,他不能接受国民党被中g夺舍,也不能接受两位大哥的政治遗产被中g吞下,即便那是为国为民。
随着国民党内部左派和右派的矛盾激化,中g自身的实力开始显现,蒋介石突然发现,中g借着国民党这颗老树的营养和根基,在发展自己的势力,并且隐隐有夺舍国民党的趋势。
蒋介石自身是国民党左派,蒋介石可以与中共合作,但是那必须是像孙中山所期望的“以国民党为主,中共为辅”的模式。而绝不能是像中共认为的“国民党只是共产党的过渡”那样。
所以当蒋介石发现国民党内有大量左派只是表面的国民党,实际是中g时,蒋介石完全不能接受了。
1926年“中山舰事件” ,蒋介石怀疑苏共联合汪精卫要对自己不利,引起了蒋对苏共小弟中g的戒备,结果触发了蒋介石性格里的那股子莽劲——做了就要做到底。
【中山舰模型】
同年,《整理党务案》爆发。当初孙中山只允许共产党人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也就是说:中g知道哪些人表面是国民党,实际是共产党;而国民党却不知道哪些人是共产党。
这让已经对中共产生戒备的蒋介石十分不安,通过《整理党务案》,蒋介石要求公开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名单。
1927年,蒋介石大哥的老朋友虞洽卿,带着江浙财阀给予的、远超苏俄援助的钱款,来游说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为没有政治和军事背景的江浙财阀站台。
这又触发了蒋介石慕强和重情义的性格。孙中山是个极能搞钱的人,孙去世后,国民党内部应该是很缺资金的。给钱的人,还是大哥的老朋友,甚至还告诉他要怎么做,解决了他没脑子没方向的问题。
孙中山去世后的一系列变故,完美触发了蒋介石个人的所有特点:慕强、忠心(重情义)、一股子莽劲,没什么脑子。蒋介石从此从左转右。
一个吃惯了甜豆腐脑(左派)的人,就这么喜欢上了吃咸豆腐脑(右派)······
Part.4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意图清党,将中共从国民党中清除出去。
孙中山方针的遗毒再次显现出来了,蒋介石根本分不清哪些人既是共产党又是国民党左派,哪些人是纯粹的国民党左派。
蒋介石的那股子莽劲再次发作,既然分不清楚,就“宁杀错,不放过”。
根据1929年10月统计,国民党党员人数从清党前的100万以上减至65万余人。
一场“四·一二”政变,屠杀了超过30万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
这30多万人,可谓是中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几年里,培养出来的新锐精英力量,就这么被屠杀完了。
这30多万人的死亡,对国民党而言,是老树砍了新枝叶,再也不能从阳光中吸收能量了,只能等死。
从此国民党内部几乎都是老迈腐朽的右派,国民党彻底失去了与基层的联系。而国民党内部剩下的左派再也无意为国民党这颗老树续上新枝,也心灰意冷,大量脱党。
对中国共产党而言,自1921年发展6年的成果灰飞烟灭,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从欣欣向荣瞬间变为不绝如缕。许多意志坚定的同志都对革命前景感到迷茫,不知道这面红旗还能打多久。
“四·一二”政变,对国共两党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
我总在想,如果孙中山先生能多活十年会怎么样?
大概率孙先生是能以个人威望压制住国民党右派,让国共两党顺利融合,最终形成“三民主义到最后一步即是共产主义”的局面。
那么日后国共两党也就不会兄弟阋于墙了。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