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唯: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是也

摇滚青年 阅读: 81


在这个初秋的时节,金山岭的一处山谷音乐厅里,一场的文化盛宴悄然拉开帷幕。中国摇滚乐坛的传奇人物窦唯,携手书法家许静,以《练静》为题,通过一场独特的书乐会展,让音乐与书法碰撞出绚烂的火花。 


通过这次展览,这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便活跃在中国摇滚乐坛的音乐人,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艺术探索走进大众视野,再一次成为了无数乐迷心中的精神图腾。此次,他携手朝简,以全新的音乐作品,环绕在幽深山谷的每一个角落,仿佛大地之耳中的低声细语,悠扬而深邃。


30年后窦唯成仙了


对于窦唯,大众仰慕他的才华的同时,也津津乐道他的个人生活。颜值即正义,才华即正义。


王德峰曾经评价窦唯:“此人颇具慧根。”令许多人佩服的是,他身处名利场的风暴眼、获得巨大成功,却能敏锐感知商业化逻辑令人与音乐发生了异化。拒绝交易,拒绝成为赚钱工具,拒绝成为消费牺牲品——同时,也拒绝了因此可以带来的巨大名利——断然转身,渐行渐远,未曾回头。


随后数年,以独立音乐家的身份,遵循音乐从业者的责任,自由创作、发行、演出,不紧不慢,始终执着追寻心中真正的风景。


之于窦唯,《黑梦》也许不是他质量最佳的专辑,却一定是最惊艳的。横空出世莽昆仑,乐迷能从中望见当年这位年轻才子的横溢才华。


那是风华正茂的年代,上世纪90年代初,窦唯离开黑豹,组建做梦乐队。


乐队宗英国乐队Bark Psychosis,一扫过去硬摇滚之风,淡化色彩、迷离人声、氛围吉他,玩得前卫且高级。技术是舶来的,内核是自己的,当时窦唯大量作品以梦境为主题,刻画动荡时代之下心中迷惘、飘忽与自省。


做梦乐队解散后,这种风格被延续了下来,并在魔岩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天地。


那一年,窦唯、张楚、何勇并称“魔岩三杰”。


曾经,一代青年把窦唯创作这张专辑的那番话当作《圣经》,信手拈来:“我当初的想法是,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梦想,在实现这些梦想的过程中就做了一个梦,所以我觉得每个人都是活在梦里、各式各样的梦想里,为了这个梦想去做事。我自己也一样,也是在这么一场梦当中。”


这场梦的高潮是1994年的红磡演唱会。无数人曾在网上看到那些流传甚久的高光:什么何勇声呛四大天王,“只有张学友还算唱歌的”;什么黄秋生把衣服撕得稀烂,在台下喊哑了嗓子;什么上万人握拳挺立,燥热不堪的人群里有人脱下上衣,裸身狂奔。


三个半小时,不可思议的疯狂。然而俱往矣,是梦终有醒来的一天。10年后,窦唯回忆当时:“在我看来,那次演出只不过是一个开始,刚刚开始,所以难免走错路……”


他还说:“摇滚这东西更多时候会被人利用。很多人打着摇滚的旗号,想得到的无非是名利。十年了,这十年走过来,我可以说这样的话,因为这是我看到的。说得严重一点的话,我甚至不知道摇滚会不会误国。”


20年后,黄秋生回忆,当时的情况远不像人们形容的那样,没有撕烂衣服,没有奋不顾身。他在微博上贴出,“传闻是假的,我只是站着听音乐,令大家失望了……”


30年之后,魔岩三杰已经是一个历史词汇了,只有念旧的人还会总是将它提及,反复擦拭。“张楚死了,何勇疯了,窦唯成仙了。”


致虚极,守静笃

如是做音乐,也如是做人


当我们在谈论窦唯的时候,到底是在谈论什么?只在黑豹乐队呆了两年的窦唯,“黑豹”却成为了他的标志,《无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成了窦唯在大众眼中的传奇。


1969年出生的窦唯,19岁时加入黑豹乐队;到1994年的首张个人专辑《黑梦》,使得窦唯几乎到达了其音乐作品商业价值的巅峰:共卖出了63万张;同年,“摇滚中国乐势力”在香港红磡体育馆举办,窦唯演唱了《黑梦》中的《高级动物》、《噢,乖》等歌曲;1995年发行专辑《艳阳天》,这张专辑被视作窦唯转变风格之作,从此逐渐摒弃了将他捧上高位的金属摇滚;到了2000年之后,窦唯的音乐已经开始一步步偏离商业标准。


窦唯自从《雨吁》开始,即在摸索用摇滚乐的乐器去表达中国古典传统文化的意蕴,那是一种更有层次的“国风歌曲”。


从“不一定”、“译乐队”到“不一样”,“暮良文王”,再到和文智湧的新组合“朝简”,窦唯的音乐越来越安静,剥离了热闹的现实,通往音乐本体。他的作品和生活都极有传统文人士大夫式的气质与情趣。


创作中,他是一个极其勤奋,音乐至上的人;生活中,他也很符合中国人对“竹林七贤”式古意的幻想,比如刘伶、嵇康那样的无欲无求却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站在金山岭山谷里的窦唯如今说:“我觉得意识很重要,心无旁骛,神气内敛,把心中妄念止于当下,一举一动一个念头的诞生都很清晰,自然而然就进入一种状态了,不需要专门去一个地方修炼。”


大多时间他低调地大隐于市,缄默从容,但在重大社会事件面前也会偶然发声。


近年,窦唯时常做无词之曲,但和后摇滚又有所区别。后摇滚中,情绪意境是最核心价值。而窦唯的作品,意境情绪固然是重头戏,但他喜欢草蛇灰线的布局,布置一些干扰人注意力的其它内容于前,反而让人觉得他的意图远不仅在那一点乐器声音的追求上。


窦唯是个纯粹的音乐人,绝不是一个只关心音符而思想狭隘的乐手。


很多人都用“意气风发”来形容90年代中国摇滚乐的发展,窦唯的音乐事业巅峰也正是出现在那个时期。但后随着中国摇滚十年发展黄金期的终结一同归于沉寂。


那个时代音乐人的音乐作品和他们的音乐精神,都无一例外地拥有着杂草一般旺盛的生命力,对其后的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反观如今被越来越多诟病的快餐文化、速食音乐理念,即使是一年出两张专辑、高产似窦唯的音乐人,也无所适从吧。


任凭数字音乐市场发展如何迅猛,窦唯仍旧卖着自己的实体专辑,数字音乐则免费开放给大家听;任凭如今音乐节如何得红火,窦唯仍旧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和几个知音;任凭年轻时如何乖张,现在的窦唯也吝啬于为自己辩解。


《道德经》第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似乎之于今天的窦唯来说,音乐、生活、为人处世,一切都在“道”中了,继而呈现出一种“不动不静之中活活泼泼是也”的全然自在。

如他所讲:“最好就是大家能玩起来,这样才会调动人的参与性,你要说是要完成什么,就有那种硬着头皮的状态了,那种状态是我坚决不要的。”


如今,当所有文章都在讨论“窦唯何时与世界和解”时,也许换个角度来看,一直介怀的并不是窦唯而是世人,而我们所追捧的神话,也不过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不俗气地活着。

其他相关

姜昕,一个纯粹的嬉皮士女孩

阅读: 101
本文选自王晴新书《人间不责备》。她经历跟窦唯分手的时候哭过,经历张炬的死亡时哭过,经历家庭变故的时候哭过。再到后来,时间一路飞驰,她就变成了那个在爱人火化的当天,隐忍不发,拥抱我安慰我说,一个故事结束了,另一个故事又要开始了的,笃定的姜昕。 此时,我坐在姜昕的院子。一个桌子的两边,放着两杯咖啡。她抱着吉他,我面前是一台电脑。...

王菲,一部行走的中国摇滚乐简史

阅读: 49
一直想写篇中国摇滚乐简史,可无数次想动笔,都被复杂的人物和交错的故事搞到头晕。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退而求其次,不求详尽,但求清晰。特别是能不能找一个代表性的人物,就能把脉络讲清楚。这个人,既要和内地滚圈同气连枝,又要和香港乐坛关系紧密。我想来想去,唯有一人合适:王菲。...

王小波劝外甥别玩摇滚,为什么那个年代的人最后都不快乐?

阅读: 41
先来说一个王小波写的故事。他把这个心得记录在了《我怎样做青年的思想工作》里,“他还想毕业后以摇滚音乐为生。不要说他父母觉得灾祸临门,连我都觉得玩摇滚很难成立为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除非他学会喝风屙烟的本领。”王小波劝诫自己的外甥放弃梦想,毕业以后不搞摇滚,进公司去挣大钱,专心致志做一枚IT程序员。...

窦唯,真的很潮!

阅读: 123
不知道如今的90后还有多少人知道窦唯,就算知道可能都跟他的音乐无关。关于窦唯的话题,每年都会人被炒火一次,无非是两点:一是他是王菲的前夫,二是他过得特别潦倒。现在可能多了第三点:他是窦靖童的爸爸。...
窦唯到底厉害在哪?为何受人尊重?

窦唯到底厉害在哪?为何受人尊重?

阅读: 47
窦唯,这个名字在华语乐坛犹如一位身披斗篷的“艺术独行侠”,他的音乐之路,犹如一部充满奇遇的史诗,尽管曲折却又不失风采。他的名字,早已与“华语音乐最有艺术态度的音乐人”这一殊荣紧密相连,而他的音乐,更是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窦唯却如同一位隐士,对金钱和名利不屑一顾,一心追求音乐上的纯粹与创新。他的音乐不随大流,不受市场左右,只为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歌唱。他的创作过程,仿佛是一位魔法师在神秘的实验室里调配着各种音乐元素,将后朋克、雷鬼、现实主义等风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音乐世界。...

窦唯:我选择低调是被逼迫的

阅读: 128
    2004年春节刚刚收尾,在后海的一个酒吧里,开始了我做记者最艰难的一次采访,采访对象就是我儿时的偶像窦唯。记得当时我有些紧张,如若不是对他太过了解的话,我想10分钟之后,我们就将不欢而散,所幸采访的比较顺利。记得结束时,窦唯问我:“你好像跟其他记者不太一样,你好象只关注我的音乐,别的事情好像跟你没有什么关系,是什么原因呢?我笑了笑说:“因为你是一个音乐人,而我只是一个纯粹的音乐记者,至于其它的跟你我都没有任何关系。”   ...
我来说两句

专题•杂文 | 怒向刀丛觅小诗



专题•兵器 | 中国军机系列



专题•打假 | 揭穿西方伪史



专题•人物 | 摇滚教父崔健



专题•人物 | 魔岩三杰传奇



专题•情怀 | ThinkPad



年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