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百年河西争夺战(2)——骊姬之乱(上)
河西争夺战(2)
骊姬之乱(上)
【本篇内文言文未经注明部分均出自《史记·晋世家》】
上一篇写完,有朋友问我:闲鱼你的标题是秦国河西争夺战,可写了快六千字,秦国都还没出场,你究竟在写啥呢?今天先来聊聊这个问题。
一件事情的发展与结局是由许多事件组成的,某一个事件发生或者不发生,可能结局完全不一样。用一个词简单来表达,即是“蝴蝶效应”。
晋国的内乱给了秦国干预晋国内政的机会,几代晋君是在秦国扶持下继位的,同时晋国国内也形成了亲秦派和反秦派。这些情况都对河西争夺战造成了巨大影响。不写晋国的内乱,只写河西争夺战,那么整个事件脉络是不清晰的。而写晋国的内乱,又不得不写到晋国内乱的起源,所以开篇先从晋国的发展和内乱写起。
闲鱼我希望尽量从全貌,去写清楚一些影响了我国历史走向的战争。当我们较为完整地了解了一些历史之后,历史可以对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形成一些指导。毕竟我们当下遇到的事情,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定有类似的先例。
1.一个人怎么才算“贤”?
2.晋献公的心结——我要把权力牢牢攥在手心里并传承下去!
3.从“三公子出居”事件看晋献公的帝王心术。
4.为什么太子自古不将兵?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继位的第五年,晋国在对外扩张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晋国发兵讨伐外族骊戎。攻克骊戎时,俘获了骊戎部落族长的女儿骊姬姐妹,晋献公被她们迷的不要不要的。(五年,伐骊戎,得骊姬、骊姬弟,俱爱幸之。)
这个小插曲最终引发了晋国最大的娱乐新闻:骊姬之乱。
一个人怎么才算“贤”?
晋献公一共有八个儿子,其中太子申生、重耳、夷吾三人是品学兼优的好儿子。大家公认他们三个人很贤明。(献公子八人,而太子申生、重耳、夷吾皆有贤行。)
申生、重耳、夷吾有多贤明?不知道,史书没有任何记载。那为什么说他们“有贤行”呢?我们先放下这个问题,来看看另一个问题:三位公子的血缘关系。
太子申生的母亲是齐桓公的女儿,齐桓公此时风头正盛,九合霸诸侯,是个谁不听话就干谁的大BOSS。申生亲妹妹嫁给了秦穆公,成了秦穆公夫人。(太子申生,其母齐桓公女也,曰齐姜,早死。申生同母女弟为秦穆公夫人。)
也就是说以申生的血缘关系为纽带,连通了黄河以北的三个主要大国:齐、晋、秦。
重耳母亲和夷吾母亲是亲姐妹,来自翟国大族狐氏。翟国是晋国北边一个相对有实力的小国(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
狐氏则是晋国开国国君唐叔虞后代中的一个偏支。
晋献公通过申生、重耳、夷吾三个儿子的外家血缘关系,便可以稳定晋国周边的势力,尽量避免与强国发生扩日持久的大规模冲突。然后晋国就能集中力量对付周边的小势力,完成整合。
申生、重耳、夷吾三位公子是不是真的有贤行,不得而知。三位公子的母系家族势力很强大是一定的。
所以呀,“有贤行”的标准不是某个人真的很贤明,而是他背后的势力足够强大。正如国内的某些明星,明明龌龊不堪,却被背后势力包装的“完美无缺”。
古人说:“察其言,观其行。”识别一个人,不要听别人怎么说,一定要观察他怎么做。
晋献公的心结
正是三位“有贤行”的儿子引起晋献公的警惕···
纵观晋献公的一生,从巩固政权,到开疆拓土,把父亲晋武公初步整合的弱晋一步步打造成了当时的强国。
晋献公亲身经历过曲沃代翼的内乱,如何保障晋国国君的权力,如何保障国君权力的安全传承,成了晋献公的心结。
内部桓庄之族有威胁就要尽灭其族,外部的威胁自然也要防微杜渐。三位公子外家势力如此强大,意味着将来外戚(齐国、秦国、翟国)干涉晋国内政的可能性非常大。
此时若不解决这个问题,等晋献公死后,三位“有贤行”的儿子,不论谁继位了,会不会被母系家族势力控制?晋国还会是晋国吗?晋国会不会变成翟国的附庸?会不会变成齐国的附庸?会不会最后被吞并掉?
在心结的驱使下,晋献公对三个儿子一直有防备。加上申生、重耳、夷吾应该都是政治联姻的产物,晋献公对三位公子的母亲恐怕谈不上喜欢,对三个儿子自然也谈不上喜爱。
直到晋献公在伐灭异族骊戎时,找到了他心目中的真爱——骊姬姐妹。
一方面晋献公真心喜欢这对漂亮姐妹。
另一方面骊戎已经被晋献公伐灭了,骊戎原来的地盘成了晋国的国土。骊戎即是晋国,晋国即是骊戎,二者合二为一。并且骊姬家族势力已经被晋献公灭亡了,骊姬姐妹孤家寡人也无力干涉晋国朝政。
晋献公有了骊姬姐妹后,就开始疏远三个“有贤行”的儿子。(及得骊姬,乃远此三子。)
晋献公疏远三个“有贤行”的儿子,并非完全是贪好美色,本质上是在疏远三个儿子的母系势力,防止将来外戚势力干涉晋国内政。
公元前666年,晋献公十二年,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儿子奚齐。看到爱姬生下了儿子,晋献公动了废太子而改立奚齐的念头。(十二年,骊姬生奚齐。献公有意废太子···)
三公子出居
晋献公决定要废太子后,开始对三个“有贤行”的儿子下手了。
怎么下手呢?找了个借口说:“曲沃城有我晋国的祖庙,得有人主持祭祀、供奉祖先。蒲城与秦国接壤,屈城与翟国接壤,需要有人镇守。得让我那几个牛逼的儿子过去坐镇才行,不然我总是放不下心呐。”将三个儿子驱离了晋国政治中心都城绛。(献公有意废太子,乃曰:“曲沃吾先祖宗庙所在,而蒲边秦,屈边翟,不使诸子居之,我惧焉。”)
上边这段话原文是《史记》中的记载,太史公记载这段话是晋献公自己说的,并且也是晋献公自己想这么做的,而在《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中的记载却有些不同。
《左传》中记载:骊姬受宠后,希望自己的儿子奚齐能被立为太子。为了让三位公子远离政治中心,骊姬贿赂晋献公的两位宠臣梁五和东关五。让他们找理由说服晋献公,令三位公子出居。梁五、东关五的说辞和《史记·晋世家》中晋献公的说辞,基本上差不多。(《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骊姬嬖,欲立其子,赂外嬖梁五与东关嬖五,使言于公曰:“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
究竟哪个记载更准确更接近事实,现在也无法考证了。把这两段有出入的记载拿出来对比,闲鱼我个人比较倾向于《左传》的记载。
对比《史记》《国语》《左传》三本古籍,会发现《史记》里的记载基本全是晋献公自己说自己有啥想法、想干嘛。而《国语》和《左传》里的记载,晋献公很少说话,都是谁谁谁提了什么意见,晋献公照做。仿佛晋献公是个听信谗言,随意受人摆布的昏君。
一般来说,领导不会轻易表露自己的看法、想法,否则投机之人很容易投其所好来讨好领导。领导喜欢什么就说什么,领导怎么想就顺着领导的想法去说,而不是提出真正有效的建议。
所以领导想说什么、做什么,往往会通过手下亲信人的嘴去说。这样大家就不容易分清楚究竟是亲信们提的建议,还是亲信们做了领导的传话筒。
同时这还是一种试探,通过亲信们说出建议后,大家们都没什么意见的话,领导就表示这个人提的建议不错,就这么办。事情做好之后,还能顺势提拔自己的亲信。如果反对声音很大的话,领导就能说那是别人提的建议,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就算了吧。
在我们的生活中,仔细观察一下某东方神秘大国的政策,往往也会用到类似的套路。管理层想出个什么政策,又摸不准民意如何时,会先放出一些风声。民意支持,该政策顺势推出。民意不支持,反对声音大则出来辟谣,说我们没有出该政策的打算,都是谣言。
晋献公整合晋国内部,对外征伐开疆拓土。在春秋时代里,是不亚于春秋五霸的君主,其在政治军事等方面的能力非常成熟。不是那种宠臣三言两语吹吹风,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君主。
晋献公想干什么做什么,很少会自己开口说出来。多是授意一些近臣说出来或者通过一些行为暗示,来试探群臣们的态度。后边还会不断看到晋献公这种政治暗示的手段。
《史记》里边记载成晋献公自己说的,大概是司马迁为了简洁地记录事情要点。《国语》和《左传》里边的记载则是比较详细地说明事情经过。
太子出征
公元前661,晋献公十六年,晋献公创建上下两支军队,自己指挥上军,太子申生指挥下军,带着大臣赵夙、毕万,领军出征,伐灭了霍国、魏国、耿国。(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
战后,晋献公封赏有功之臣,把耿国封给了赵夙、魏国封给了毕万。借着封赏的由头,将曲沃分封给了太子。(还,为太子城曲沃,赐赵夙耿,赐毕万魏,以为大夫。)
晋献公之前已经用让申生看护祖庙的借口,将申生驱离国都,坐镇曲沃了。现在正式分封申生到曲沃。乍看之下,太子申生获得了旧都城为封地,似乎是好事情。是不是太子在战争中变现太出色了,晋献公回心转意了呢?
大臣士蒍对申生说出了他的判断:“太子您肯定不能被立为储君了。国君分封旧都城曲沃给您,是让太子您以臣子的身份获得赏赐。但您本来是太子,现在却以臣子的身份受封,你还还怎么可能继位呢?不如逃跑吧,免得到时承受莫须有的罪名。”(士蔿曰:“太子不得立矣。分之都城,而位以卿,先为之极,又安得立!不如逃之,无使罪至。”)
士蒍一下子看懂了晋献公又一次的政治暗示:晋献公把太子申生和大臣赵夙、毕万放在一起分封,赵夙、毕万因为战功赐地成为大夫,那么一起分封的申生,是不是也只能算是大夫。申生已经被封为大夫了,那就是臣下了,而不是储君了。
不过光看士蒍的话,好像还是有点牵强,先继续看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公元前660年,晋献公十七年,晋献公命令太子独自帅军出征,去攻伐居住在太行山西边、晋国东边的皋落氏。(十七年,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
大臣里克看到事情越来越不对劲,跑去劝谏晋献公(里克谏献公曰):
“太子的日常工作应该是管理家族宗庙祭祀和国君饮食起居的。(里克谏献公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
【粢zī盛chéng:装在祭器内用来祭祀的谷物。粢,各类谷物的总称。盛,容器。】
【冢子:嫡长子、太子。“冢”字古音tài,冢子即太子。】
率军出征,需要独断专行,是国君该做的事情,不是太子该做的事。(夫率师,专行谋也;誓军旅,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
为什么帅军出征不是太子该做的呢?战场上瞬息万变,太子作为统帅必须根据战场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和部署。可是太子不是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按理来说太子做什么都应该先禀报国君,以示对国君兼父亲的尊重和孝顺。根据战场情况迅速做出决断和凡事都向国君报告并征求意见,是完全矛盾的两件事!(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专命则不孝,故君之嗣適不可以帅师。君失其官,率师不威,将安用之?)
里克明面上是说晋献公让太子申生独自领兵出征不妥,实际上是在说晋献公你就是故意想为难太子申生。
自古太子不将兵。
太子是储君,国君一旦有什么闪失,出兵被俘呀、染病急逝呀、掉厕所里淹死了呀,太子立马要继位,维持政局稳定。太子别说将兵出征了,一般连都城都不会出。
哪怕国君觉得自己身强体壮且命好,不会出任何意外,太子也不能将兵。太子一旦掌握了军队,军事将领都成了太子的亲信,谁能保证太子不会想自己早点上位?就算太子不想,太子手下的将领们也会想着搏个辅立太子的功劳。
谁叫老爹你那么多儿子呢,我早点上位生米煮成熟饭,早点安心。古往今来弑父继位的事情一点都不少见,春秋战国时期更是弑父继位的重灾时期。
晋献公知不知道太子自古不将兵?他当然知道,他也不可能把保障自身安全的暴力机器——军队,放心彻底交给太子申生。所以晋献公让太子独自领兵出征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
再回过头来看,晋献公去年带着太子申生、赵夙、毕万出征,伐灭霍国、魏国、耿国的时候,分了一支军队让申生独自率领。本质上是为了让太子独自将兵出征做铺垫了,为了除掉申生,晋献公布局深远啊。(十六年,晋献公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申生将下军,赵夙御戎,毕万为右,伐灭霍,灭魏,灭耿。)
与其说里克是跑去劝谏晋献公的,不如说里克就差明着问晋献公:老大你是不是想逼太子犯错,然后趁机除掉太子?
晋献公当然听得懂里克的话外音,很不高兴地说:“我有那么多儿子,还不知道要让谁来继位呢!”话不投机半句多,听完晋献公的话,里克不回话就走了。(公曰:“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谁立。”里克不对而退。)
《国语·晋语》中的记载更明显,晋献公听完里克的话已然发怒了:“我们父子之间的事情,轮得到你里克来管么?你是想离间我们父子么!?我这是在考察太子!你里克懂个屁啊!”(《国语·晋语》公曰:“······子无谋吾父子之间,吾以此观之。”)
里克从晋献公那里出来后去见了申生,申生问里克:我是不是要被废了?(见太子,太子曰:“吾其废乎?”)
里克这家伙也是贱精贱精的,先装模作样安慰了申生一番:太子加油,没啥事,你努力干哈。然后立马跑回家装病,说自己生病了不能跟随太子出征。(里克曰:“太子勉之!······”里克谢病,不从太子。)
里克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知道晋献公让太子独自将兵出征不怀好意,估计是凶多吉少了。赶紧装病,不跟着去送死···
我来说两句